美文网首页
《沉思录》读选一

《沉思录》读选一

作者: 二塘灯麓 | 来源:发表于2019-03-24 11:20 被阅读0次

所谓美德,主要有四:一是智慧,所以辨识善恶,二是公道,以便应付悉合分际,三是勇敢,借以终止苦痛,四是节制,不为物欲所役。

人是宇宙的一部分,所以对宇宙整体负有义务,银行随时不要慌自己的本分,致力于整体的利益。有时自杀也是正当的,如果生存下去无法尽到做人的责任。

不要误入诡辩的邪途,不要写空疏的文字,不要作老生常谈,不要装作为一个健者或无私的人;对于那些容易发脾气冒犯人的人们,要随时准备和平相处,并且如果他们有意悔过知返,要半路迎上去。

合理的注意身体健康,并不是过度的贪生,不过分注重外表。许多事要可以享受,也可以禁绝,但一般普通人则只是贪求而不能禁绝。享受而不过度,禁绝二不以为苦。

每日清晨对你自己说:我将要遇到好管闲事之人、忘恩负义之人、虚假之人、嫉妒之人、孤傲之人。他们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不能分辨善与恶。

如果不管别人心灵里进行着的是什么事,一个人很难不快乐;但是如果不密切注意自己心灵的活动,也必定是不快乐的。

一切的事物消逝那么快,他们的形体消失在这宇宙里, 感官方面的事物记忆也会很快被遗忘,尤其是那些用快感诱惑我们的,或用苦痛威吓我们的,或被虚荣所艳羡的——多么无价值、可悲、龌龊、短暂、无实——这都是我们应该运用智慧加以体认的。

纵使你的生命可以延展三千年,甚至三万年,一个人也只能死一次,活一回。所以,寿命长短都一样。长寿与夭折的人所放弃的是一样多,因为一个人所能剥夺的只有“当下”。

一个人的灵魂之堕落,莫过于把自己尽量变成为宇宙的赘瘤。对任何发生的事情草原,便是对自然的违逆,因为一切事物都不过是自然的一部分。另一个堕落之道是:对于某人加以嫉妒,甚至意欲加害于他,许多愤怒的人便往往如此。第三个堕落之道是:被享乐或苦痛征服。第四:戴假面具,在言行上虚伪无诚。第五:行为或意向漫无目标,对任何事都掉以轻心不加考虑,殊不知再琐碎的事也应顾虑其结果。

人生之过程不过是一个点,其本质是变动的,其知觉是模糊的,命运是不可预测的,名利是难以断定的。最重要的是,以愉快的心情等候死亡,因为一切生物都由物质组成,死亡只不过是物质的解体而已。如果每一件东西不断地变成另一件东西,其间并没有什么可怕,那么一个人对一切事物之变动与解体又何需恐惧?这是合乎自然之道的,自然之道是没有恶的。

相关文章

  • 《沉思录》读选一

    所谓美德,主要有四:一是智慧,所以辨识善恶,二是公道,以便应付悉合分际,三是勇敢,借以终止苦痛,四是节制,不为物欲...

  • 《沉思录》读选三

    我们生在这个世上,原是为了彼此互助,与人,与自然。 我们时常问自己,我是什么样的人?思想️上又自甘屈服于什...

  • 《沉思录》读选四

    悲哀是一种脆弱,愤怒也是一种脆弱,二者皆能使人受伤,皆可令人崩溃。一个人越接近于宁静,就越近于强有力。和蔼的人...

  • 《沉思录》读选二

    不要浪费你的残生去空想别人的事,除非你能把那些空想联系到共同的目标上去,因为那实在是耽误了你做别的事情。如果你...

  • 读《沉思录》有感(一)

    《沉思录》作者玛克斯•奥勒留•安东耐诺斯,古罗马帝国皇帝,著名的“帝王哲学家”,斯多亚哲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奥勒留...

  • 读《沉思录》后的沉思

    最近在读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马可·奥勒留是斯多葛派哲学家。斯多葛派有两个身份截然相反的哲学家,一个是奴隶出身...

  • 《沉思录》读笔

    我们中国的民族性,从笃行实践的孔门哲学为其根基,益以佛学的圆通深邃和理学的会秒超绝,可以说是把宗教与伦理融于一炉。...

  • 读《沉思录》有感

    昨晚深夜阅读《沉思录》,其中有段话这样写到:"伤害我们的并非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事情本身不会伤...

  • 18.5.9读《沉思录》

    1,当我读《沉思录》的时候,我就知道,很多人成不了大家。能成大家的人首先是懂得读书的,其次头脑里应该有些东西,最后...

  • 读《沉思录》有感

    在阅读原文后,总结出以下几点: 1、对于时间来说,每个人每天都有24小时,这是公平的。那人与人存在的差距又在哪里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沉思录》读选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day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