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只是听说高利贷,觉得它们很夸张,居然可以利滚利地一点点变那么多钱,如同滚雪球一般,后来老师上课给我们算账以后才发现,复利真是世界第九大奇迹。
在当下理财大热的时间里,各种平台层出不穷,很多小伙伴纷纷投入精力和金钱,买买买各种理财产品,仿佛这样就可以很快变成富翁了。课上,当我们提出自己理财的疑问后,才发现大家最疑惑最紧迫的问题,都是做什么的问题,而不是为何要做?老师又一次准确地定位了我们当下所谓理财小白们的痛!
我们都忙着低头挣钱,却忘记了最重要的前提问题是算账,我们从来没有计算过,甚至可能都没有想过,我们那么努力工作,到底还要干多久才能放下手中的活,享受自由自在的人生?老师的话一语中的,让我们的膝盖纷纷中了一箭。
算账,才是我们做理财之前,必须要先知道的答案,而我们都在急着挑选理财工具。
老师给我们一个杜拉拉的例子,让我们一起动手计算。就按照4000一个月,50年要花掉240万,而按照工资4000一个月收入算,要挣到这240万,杜拉拉要工作到80岁,50年都在工作,都在挣钱,或是不管是她自己挣,还是用什么方法挣,至少有240万,或者通过折腾理财,赚到那240万,还不算通胀,老师提议让我们再算算,于是我们都算出来一身冷汗。
按照仅仅是5%的通胀,4000的月开销,仅仅够生存,也要花1000万,但是当下又会有有什么样的理财产品,能让自己赚到1000万?突然间被老师问的不知所措啊……老师还是用杜拉拉的案例给我们耐心解释,如果买房,至少要能拿出300万,才能收到4000一个月的租金,所以,杜拉拉的成本是300万,这样她才有4000一个月的不工作的收入,显然她的成本很高,很不划算。而且杜拉拉买房不为了炒房,就只是为了收租,那房价不管怎么涨,对她都没太大的影响,除非她卖了,但一旦她卖了,又没有了持续的租金,这真是够矛盾的。
说来说去,还是觉得开源节流最重要的,而且是金山银山比不上被动收入这座大山,被动收入的源头越多,再加上节流,这才是实现财富自由的正确方式。可是,通常我们以为获得的被动收入,其实,那是折腾的收入,比如炒股赚的钱,借钱给信得过的朋友收利息的钱,自己投资本城市的龙头企业每年而分的固定红利的钱都不算,真正的被动收入不烧脑,不费心,可持续,永久性收入,最低标准,伴随一生的收入。这个标准下我们当下拥有的被动收入到底有多少?答案真是让人有唏嘘不已。
在我们都在思考以后怎么办的时候,老师用同样杜拉拉案例让我们看到了复利的魔力。就是最少投入4.8万,能年年收4.8万,10%复利回报的投资,25年后,年年拿4.8万,25年后,本利和有52万了,如果投资的负利率小一点,意味着晚点拿钱或是钱少拿一点,提前把本金做大一点,这个算下来,又让我们看到了光明,所以,不禁感慨,复利真好!不过仔细想想,如果没有数字做指引,我们可能连存多少钱心里也都没底,更别说收益,也别谈财富自由了,所以还是把帐算清楚是最最最重要的。
我们都有一本人生账本,需要我们好好算算:自己这辈子到底要花多少钱?财富自由对于自己来说的真正含义又是什么?
我想我们都该好好算算,算清楚我们何时不工作还有钱花且花不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