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穷中谈吃》-读书笔记

《穷中谈吃》-读书笔记

作者: 小林阳 | 来源:发表于2020-06-26 08:07 被阅读0次

今天读到关于美食的一本书-舒国治的

《穷中谈吃》,舒国治,台北人,原籍

浙江。他可谓是一个“奇人”,他不做朝九

晚五的工作,所以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过

生活。有人称他为“城市的晃游者”,有人

说他是在“优雅的浪游”。熟悉他的人都知

道这位自称为“门外汉”的作家是很有一些

本事的,他特殊的观察力,以及通透的

文字描述能力,让他的作品备受瞩目。

(-来自百度百科)

《穷中谈吃》中列举了很多台北和大

陆的名小吃,以及这些美食店铺。作

者对美食情有独钟,能用极为细腻的

眼光和极其贴切的文字把美食形容的

活灵活现,让读者不仅暗暗赞叹其对

“吃”的造诣,也大为佩服对生活的品

味。其中作者谈及“简吃之厚蕴与奢

吃之陋炫”时说到:吾国之吃虽是穷

中计吃,但坊间很爱呈现奢华,以

此故示富裕,实则愈是富之久长,愈敢

呈现穷相,如日本茶道王侯所用茶器之

残旧,汲水杓子的弯曲老颓、更是价值

连城,更是爱尊崇。这就譬似愈是好几

代富文子弟愈勇于坦荡荡地穿着布衣粗

鞋,而稍稍赚了几块钱的久穷之民则立

然迫不及待的开起宾士、戴上劳力士之

理也。

说明作者不仅在乎“吃”,也 从“吃”

中悟出生活的“道理”,不仅如此作者

收集和汇总的名吃和餐馆真可以称

得上是“饮食百科全书”,我简单列举

一下:餐馆食肆也有一些。山西菜的

“山西餐厅”(中正路1901号,今忠孝

西路)、宁波菜的“状元楼”(中正路

1759号)、“小小状元楼”(馆前路11号)、

“老正兴”(中正路1733号),上海点心的

“三六九”(衡阳路18号),北平馆子“致

美楼”(中华路162号)、“丰泽楼”(汉

中街125号)、“会宾楼”(西宁南路122

号),川扬馆子“银翼”(中正路1825号),

湖南馆子的“天长酒楼”(波西街98号)、

“玉楼东”(宁南路49号),四川菜的“蜀

腴”(成都路27巷8号),客家菜有“新

陶芳”(沅陵街9号)、“岭南”(沅陵街

21号),广东菜有“掬水轩”(衡阳路60

号),福州菜有“胜利”(怀宁街86号)。

当然台式料理也多的是,大型馆子有

“蓬莱阁”(延平北路二段208号),其

他类似酒家菜尚有“万里红”(南京西路195

号)、“麒麟”(南京西路322号)、“东

云阁”(延平北路二段87号)、“白玉楼”

(华亭街24号)、“凤林”(南京西路185

号)、“孔雀”(南京西路185巷1号)、

“白百合”(延平南路109号)、“璇宫”

(博爱路25号)、“默林”(南京西路13

1号)、“蝴蝶兰”(桃源街1号),台式

兼和风的食堂像“美观园”(峨眉街36号)。

若是喝咖啡,还有“吉士林”(成都路54号)、

“美而廉”(一在博爱路114号,一在中山

北路二段2号)、“明星”(武昌街),“沙利文”

(成都路26号),老字号的“波丽路”(民生路

314号)更不在话下。这些馆子大多早已不存,

少数犹存的,味亦变矣。台北没有历史,于食

景尤然。(-来自舒国治-《穷中谈吃》),

可见作者是对“吃”下了一番功夫的。

“遇上便吃”中写的也很有趣,写到:

路边见有现榨甘蔗汁,喝一杯。碰

上北方小馆,有小米粥,喝一碗。偶见

老式冰果店,倘洁净,吃一盘木瓜,看

到老头子卖烤红薯,买一个,或即吃,

或携家吃,甚少见推车售茯苓糕矣,偶逢,

买两三块,自吃,也送人,乍然发现

一硕果仅存烧饼店(黄桥烧饼),购二

十个,自留数个,余送人......

除此之外看似极其简单的料理,如“蛋

炒饭”,“水饺”,作者也是“吃过见过的主”,

炒蛋炒饭时用台湾昔年的“在来米”,先用

热锅,热油,调制小火,倒入隔夜“在来

米”,炒熟后将饭拨开至锅沿外围,中间留

出炒蛋的空域,倒入油,投蛋略炒,再与

饭同炒。亦能炒出“金镶银”的美感,味道

也不错。

谈及饺子时,舒老提到:饺子之为物,最是

猪肉与白菜的知音,不与水接,不与油混,

不与铁网,吃时,薄薄的米醋沾一沾,

送入口,配上清淡饺子汤,原汤化原食,

极好。冷饺吃上几个或冷饺油煎着吃也

很美味。

这是一本关于美食和生活的好书,推荐大家也

买本读一读~

相关文章

  • 《穷中谈吃》-读书笔记

    今天读到关于美食的一本书-舒国治的 《穷中谈吃》,舒国治,台北人,原籍 浙江。他可谓是一个“奇人”,他不做朝九 晚...

  • 穷中谈吃

    我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在看到自己买不起的东西,必要大呼一声,我去,这么贵!在旁人的提醒下,才知道这是很不礼貌和不合...

  • 2020年7月书单

    61《流浪集》 62《我们都是有歌的人》 63《穷中谈吃》 64《艺术精神》 65《台北小吃札记》 66《一个人生...

  • 为了一口猪油

    舒国治写过一本书,叫《穷中谈吃》。 人生一副臭皮囊,从生到死都在吃。 吃可能是唯一个不会被阶级财富划分的特权,任何...

  • 【温馨五月,情暖东篱】捧在手心里的美食

    梁实秋《雅舍谈吃》中自嘲嘴馋,一生中写下无数谈吃的文章,这些文章带有浓浓的故土情怀,是名家谈吃中的经典作品。一代散...

  • 人人都可以是吃饭的贵族

    在几趟来回的地铁通勤中翻完舒国治的《穷中谈吃》,200 来页的随笔集合,将舒国治先生先前发表于《联合副刊》《联合文...

  • 今年的最大感受

    你今年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穷。 在任何一个场合,中国人都在谈钱。 谈房价、谈收入、谈股票、谈创业、谈外快…… 穷,...

  • 谈穷

    现在人感觉到穷就像每个姑娘都觉得自己需要减肥一样普遍。这种穷不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穷,而更多的是对这一生沦为平庸...

  • 赛香瓜与大生活—北京人“好面儿”的美食生活哲学

    这道菜还是得从梁实秋先生《雅舍谈吃》说起。 他在《馋》中写了他的一个亲戚,“属汉军旗,又穷又馋。一日傍晚,大风雪,...

  • 读书笔记——《雅舍谈吃》

    《雅舍谈吃》作者梁实秋,一代散文大师,他自嘲嘴馋,一生中写下无数谈吃的文章,这些文章带有浓浓的故土情怀,是名家谈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穷中谈吃》-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hey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