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写作时代周刊古典读书治学生活上海故事
王船山《周易内传》(五)介者,错综相易之几也

王船山《周易内传》(五)介者,错综相易之几也

作者: 如是秋山 | 来源:发表于2019-01-09 19:21 被阅读37次

圣人所以显阴阳之仁,而诏民于忧患者,存乎《易》而已矣。

圣人以仁德化世之不仁,以居忧患而进于安乐,这些都是取法于《易》。

仁能感通,通则为君子,不通则为小人。君子小人,泾渭分明,而君子不通则又为小人,小人能通则上出为君子。君子居忧患而慎独,战战栗栗,如履薄冰,而能保德。

故曰:“忧悔吝者存乎介。”介者,错综相易之几也。此《易》之所以名,而义系焉矣。

担忧,烦恼,后悔,小气吝惜,存在于细微的界限里。再恶化下去就是凶了,但又不容易感受到其凶险。介可以说是一种若有若无的征兆,存在于内心。所谓仁能感通,就是君子能感应这种“介”,从而能够及时调整自己,而能不失仁道。介,就是在错综复杂的天地万象万事万物与人的关系中,那种几微的征兆。君子反求诸己,反身以诚,内含仁德而不失,可以感通此中征兆,而能行正道。所以,学易,有这样一个大义在其中,就是反身以诚,仁能感通,戒慎恐惧,而不失道。这是修身的工夫,不是玄妙的空理。

后世纬书,徇黄、老养生之邪说,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易,其妄滋盛。

这里船山先生批判把易经纳入神神叨叨,天人感应谶纬这些玄虚的理论,也批判黄老养生神仙方术之说,进而批判“太初、太始、太易”这些玄学思想。这些不是反求诸己、反身以诚、修德的工夫。船山反对的是以个人私心为主导的长生之术,玄理思辨,空谈误国之人。这里倒显了船山先生之耿介。

《易》在《乾》《坤》既建之后,动以相易。若阴阳未有之先,无象无体,而何所易邪?邵子“画前有《易》”之说,将无自彼而来乎?

船山并不否认阴阳未有之先,不否认“无象无体”之存在,船山在探究宇宙社会人生之道,重点在人道,于天道而言,于《乾》《坤》而止。船山的思想很务实,不尚务虚。这是其长,也是其短。其心太过于急切,过于激愤了点。想到船山一生知经历,以及深处民族危亡之境遇,一切又都能理解了。

相关文章

  • 王船山《周易内传》(五)介者,错综相易之几也

    圣人所以显阴阳之仁,而诏民于忧患者,存乎《易》而已矣。 圣人以仁德化世之不仁,以居忧患而进于安乐,这些都是取法于《...

  • 王船山《周易内传》(七)

    《周易》并建《乾》《坤》为太始,以阴阳至足者统六十二卦之变。 乾坤并健,周易以天地之道为宗,以阴阳变化之道统摄其他...

  • 王船山《周易内传》(九)

    《乾》本有此四德,而功即于此效焉。 乾有元亨利贞四德,四德本具其功用。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从天道到...

  • 王船山《周易内传》(八)

    元、亨、利、贞者,《乾》固有之德,而功即于此遂者也。 元亨利贞是乾卦的固有之德,乾卦之功用,在于此四德之完成,所谓...

  • 王船山《周易内传》(四)人之情,皆健顺之几

    阴阳者,定体也,确然颓然为二物而不可易者也;而阴变阳合,交相感以成天下之亹亹者,存乎相易之大用。以蓍求之,而七、八...

  • 王船山《周易内传》(二)易者,互相推移以摩荡之谓

    《易》者,互相推移以摩荡之谓。《周易》之书,《乾》《坤》并建以为首,《易》之体也;六十二卦错综乎三十四象而交列焉,...

  • 易初02 先天之妄

    学《易》者不辟先天之妄,吾所不知也。-《周易内传》 白话:学《易》的人们,必须要清楚“先天”之学的荒谬错误啊! 同...

  • 王弼注道德经述成·德经·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王弼:以其安不忘危,持之不忘亡,谋之无功之势,故曰“易”也。 原成:周易系辞:危者安其位者...

  • 易初04 鬼谋助人

    圣人作《易》,以鬼谋助人之不逮,百姓可用而君子不敢不度外内以之惧。-《周易内传》 白话:四圣作出《易》,就是借助天...

  • 周易

    周者,周人也;易者,变易,简易,不易也,周人所作之《易》也。《周易》,乃群经之首。古代占筮之书及其解说,后被列入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船山《周易内传》(五)介者,错综相易之几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mfg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