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远见》
推荐人:warfalcon
工作快两年了,平时也会写工作总结,但关注的往往是当前的事情,比如各个时间周期内做了什么事,从中获得了什么经验教训。
而《远见》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视角,作者 Brian 思考的是整个45年的职业生涯。他将职业生涯分成了三个阶段,介绍了每个阶段的关注点。
书中贯彻的以终为始的思考方式,你最终的目的不是年终奖,不是下次的加薪幅度,而是职业生涯的目的地。
我从这本书得到的最大的两个收获,一是明白哪些职场燃料是职业生涯第一阶段要积累的。二是100小时测试,为了让职业生源更长久,应该要让生命更丰富些。
收获一:职场燃料
职业生涯的第一个阶段:加添燃料,强势开局。
第一阶段最主要的是要有耐心,职业生涯是长跑而不是短跑。仅仅为了钱而频繁跳槽是很短见的行为。
职业生涯需要拥有多种能力,而第一阶段正是探索和弥补自身能力短板的时候。若发现自己有哪些方面比较糟糕,那就去改进它。
许多人35或40岁时被裁员后就失业的人大概率也是因为没能在第一阶段积累足够多的燃料,对他们来说只有一份份重复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只拥有一两项技能。
关键还不是那些不可被替代的技能,比如工作了几年的程序员还只停留在代码层面。对公司来说,成本大于支出时碰到需要优化时必然是先考虑这批人。
我们之所以需要对这三类职场燃料进行重点储备,原因有好几个。首先,它们令我们有了选择,即行为经济学所说的“选择权”。其次,这几种职场燃料可以帮助我们获得自主力。最后,这些职场燃料将延长我们的职业生涯。
职场燃料主要包含三个来源。
一、可迁移技能
1.解决问题的能力
世界上任何一份工作都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存在的。而解决问题也是有方法论的,不少理论框架和策略能帮助我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数据分析时,我逐渐开始应用以终为始模型、漏斗模型、商品-用户二元模型(哈,自编的词)、mWnH模型。
我们应当有意识地学习这些方法,并尽可能地往自己的工具箱里添加不同的方法。
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也强调过不断增加不同的思维模型的好处。
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成长就是增加更多的锤子》也对这个话题进行了讨论。
有了更多的模型、方法,我们才有机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这点在面试时也格外重要。
在面试时,我总会将至少一个几乎没有答案的开放式问题抛给求职者。我并不怎么在意人们是否答对,而是对他们是如何切入这个问题更感兴趣。
2.说服式沟通能力
沟通能力,也可以说是推销、营销能力。在工作中经常需要让别人接受你的想法、方案,而这时就需要你的沟通能力了。
最基本的就是做到简单表达+逻辑清楚。
3.完成任务的能力
即执行力。持续的完成每个任务需要非常强的执行力。
现在想到的方法是逐渐完善任务拆解能力,并用滴答清单的看板模式+番茄工作法来提高执行力。
4.人才引力
有能力吸引和调动顶尖人才的个人领袖通常都能成功。
5.帮助和求助的能力
效率最高的管理人员有能力通过某种方式的付出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同时让他人尽可能受益。
人们会朝着他们信任的领导者靠拢。而“付出”的行为就是一种建立信任的强有力的方法。
6.情商(EQ)
情商是你理解和连接他人情绪状态的能力。
以上六点是作者认为最为基本的可迁移能力,除此之外作者在书中还提到了三个个人收获较大的能力:
- 如何与别人进行眼神交流和握手。
- 如何搜索信息
- 如何呼吸
二、有意义的经验
新项目、公开演讲、写作、教学、处理一次危机、志愿者活动等等都算是有意义的经验。
新的经验迫使你离开舒适区,在新的环境中,你就有机会建立新的职场技能。
在不同的环境中尝试不同的事情、试验不同的做事方法,这样能创造出更强的决策技能。
如果我们一直用同一种方法做事,虽然会变得很有效率,但这种状态很脆弱。
就比如生物不再变异,在当前的环境下会更有竞争力,但一旦环境变了就得变临种族灭亡的风险。
三、持久的关系
持久的关系可能是最有效、最耐用的一种职场燃料了,包括了职业生涯中与你相关的品牌和人。
更多持久的关系意味着你有更多的资源,有更大的影响力。无论是找工作还是推进项目,持久的关系显得格外重要。
你的雇主始终都很重要,而目前这种重要性更胜以往。
这也是为什么在大公司呆过的人跳槽后能获得更高收入的原因。
人际关系对你同样重要,每个人都不能落下,他们包括:
- 你的上司
- 你的客户
- 商业伙伴
- 身边的人才
- 找到你的同类
第二阶段:锚定甜蜜区,聚焦长板;
在第二阶段,你需要利用第一阶段积累的燃料。展示并发挥自己的长处,让自己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第三阶段:优化长尾,发挥持续影响力。
在第二阶段,你成了某个领域的专家,你在该领域有了话语权,而在第三阶段就是要继续发挥影响力的作用。
收获二:100小时测试
就像投资需要进行资产配置一样,时间投资也需要进行资产配置。
假设你有100个小时,你是如何分配的?作者将100小时分配到工作、家庭、教学、社区、健身和休闲这六个模块中。
你并不定要使用完全相同的分类方法,也不需要把时间精确到小时。
把太多时间花在工作上容易让自己疲劳,长期来看是不划算的。以书中的例子为例,作者的一位天才级同事会把75%的时间在工作上,结果在40岁时终于病倒了,两年时间无法工作。
合理分配100小时除了让自己更精神外,还是获得更多职场燃料的必要条件。比如通过健身让自己更有自信的经验、在社区做志愿者的经验、外部教学(写作、演讲)的经验都需要在工作外获得。
作者在书中也提到了合理利用碎片时间的回报:
社区工作和志愿者活动可以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即使是小试牛刀也成效显著。
无数的证据表明,即便是定期将少量时间投资于健身,也会带来很大的回报。
通勤是一个经常能被挤出时间用于其他投资的地方。
虽然一天都是24小时,但和投资一样,时间投资也是有复利作用的。合理的时间投资可以提高你的时间利用率,间接的让你拥有了更多的时间。
小结
- 在职业生涯第一阶段的重点是积累可迁移技能、有意义的经验和持久的关系
- 合理的时间投资不仅有助于积累职场燃料,还能通过提高时间利用率间接让你拥有更多的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