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最火热的两个名词,一个是细分市场,一个是独角兽。
在市场萎靡的当下,缺的是值得信赖的产品或者实体。海量的资本在市场上苦苦搜刮可投资的项目。由于资本的聚集速度要比过去快很多倍。因此,一旦市场资本选中投资项目,就快速到位,并促使公司极速发展,从而快速造就新兴的独角兽。这就是目前独角兽公司快速形成的现状。
但需要考虑一个现实问题,如果独角兽一旦形成,快速占领市场。市场上原有同质公司就会被挤压,很快就会被收购或者边缘化。
手机支付有了微信和支付宝,其它支付就难以崛起;无论是拼多多还是滴滴打车,都是利用海量资本,冲击原有市场格局,从而获取有限的客户资源。
如果我们回顾屡见不鲜的商家促销活动,那么现在无论是投机资本总量,还是资本运作速度,与过去相比都是惊人的存在。因此现在市场上时常掀起巨大的资本海啸就不奇怪了。而这些海量资本掀起海啸的目的,无外乎在短期内,给用户一个发出明确的信号:“你的贪婪和惰性我这里可以满足”,在此情况下,利用人类与生俱来的贪婪和惰性,资本可以迅速占领客户资源,完成“定位”。
第五章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鲜明的事实:绝大部分公司需要面对的对手都异常强大,强大到你根本无法挑战。这种情况比作者写作《定位》这本书的时代更加严峻。
面临如此严峻的市场环境,如前一章所说,“定位”是弱者的定位,需要站在强者的对面,借力打力。而且需要清楚明白现实的困境,可能这种借力打力,能将自己品牌推向更高的高度,却不可能推到第一的高度。因为,这是赢家通吃的社会。
在生物学上,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被称作“顶端优势”。
隆冬过去,春风拂来,是为春暖花开。当树的顶芽感知到温度合适的时候,开始从老壳中冒尖而出。然而一旦顶芽冒端而出,植物就本能的释放一种激素,这种激素会抑制侧芽的生长。然而一旦因为某种原因导致顶芽不能生长,那么侧芽又会快速生长。是为“顶端优势”。
如今果园的老农,为了让果树铺散得更开,依然还会在合适的时候“打顶”,“打顶”为的是让树木具有更多的侧枝,从而增加挂果的几率。
然而严酷的市场竞争是不会有老农“打顶”的,海量资本的目的只是寻求独角兽,因为只有是独角兽,才能垄断市场,从而获取定价权,最终主宰市场。
在资本无法抗衡的情况下,人们就将市场盯在细节部分,即所谓“细分市场”或者创造新的评价指标,如“垂直度”。垂直度无非更精准的占领细分市场,从而造就完整生态。
小时候看电影,最振奋人心的是“众神归位”,任何企业,最重要的是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位置,但要做到这点,又是何其难!但如今的信息时代,人脑的极限和本身具有的“模糊”特质,决定了人脑在选人上的弊病,但数据分析,通过几个算法指标,比如“垂直度”,就能吸引一大波人“众神归位”,又是何其壮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