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博物馆

作者: 守辛 | 来源:发表于2021-05-17 20:58 被阅读0次

媳妇和孩子去湛江了,我因为工作原因没去成,倒也促成我干了另外一件事,去市内的几个博物馆看一看。她们俩都不喜欢老物件,我一个人倒可以尽情看个够。

本来我想第一天看省博物馆和市博物馆这种历史主题,第二天再看看自然博物馆,结果导航时候没注意,竟然把自然博物馆变成了第一站。

我本来对它没有什么期待,只是想顺便看看而已,结果却得到了一些意外的收获。

一、任何事物从孕育到爆发都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地球的历史是46亿年, 到了35亿年才有最早的生命诞生,那便是细菌。此后生命进化极其缓慢,直到5.4亿年前,地球上的生命产生了突发性的变化——几乎所有动物门类在几百万年间建立起来了。

这让我想到了毛竹的故事,前4年才长了3厘米,而到了第5年却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狂生长,6周就可以长到15米高。

也让我想到了季羡林写的《荷塘清韵》。莲子扔到水里的后的头两年,一点反应都没有,第三年也只是长了几片叶子而已,而到了第四年却彻底爆发了。一夜之间长出了几十枝,十多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覆盖了整个池塘,荷花也接踵而至。

漫长的过程叫积累或者是扎根,这是外界所看不到的,却是最重要的阶段。这与其说是一个道理,莫不如说是一个规律。想要爆发想要开花结果,这没有错,却不能把心思都放在这个上面。用心把根基打好,稳稳当当,不急不躁,总有一天能开花结果。

二、想要活下去,活得更好,必须拓展生存边界。

鱼进化成了两栖动物(娃娃鱼、青蛙),它们还用鳃呼吸,幼体生在水中,成年后以水中生活为主,但也可以在陆地生活。

爬行动物则更近了一步,幼体生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完全可以适应陆地的环境。像鳄鱼、乌龟还经常在水里活动,蛇、蜥蜴、恐龙则摆脱了水,完成生活陆地上。

水里竞争激烈,陆地是一个广阔的新天地,这些鱼靠着一步步的进化,终于可以在陆地上生存了。

爬行动物又演化成了哺乳动物,进而有了人类,还有一部分演化成了鸟,把天空当成了新的领地。

说实话我们得感谢第一批敢于从水中跳出来的鱼类,它们中的大部分一定因为缺水饥渴而死,只有极少部分勉强活下来了。然而就是这些极少数的鱼,经过无数年的进化,才可以阶段性的在陆地生存,到完全可以在陆地生存,这才让人类的出现变成了一种可能。

总说人类是食物链的顶端,其实也不必沾沾自喜,我们不也是从鱼一点点进化而来吗?没有那些勇敢的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敢于跳出赖以生长的环境,敢于突破自我,哪还有我们人类这种高级动物。

三、进化是一点一滴的改进过程,任何生物刚开始都是不完美的,经过对自然的适应及自身的调整,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身体结构。

马的祖先叫始祖马,只有狐狸大小,前脚四趾,后脚三趾。马竟然这么小,还有脚指头,这是我们做梦都不会想到的,但化石已经证明了真实性。

进化到渐新马时,身体像羊一样大,前后脚都变成了三趾。

中新马身体和现在小马一样大,腿变长了,两个侧趾已经出现退化,中趾末端出现了蹄子。

上新马身体比中新马又大了一些,侧趾退化不见,只剩单趾。

进化到现代马时才和现在的马一样大,单趾变成了蹄子。此后的140万年没有再次进化,说明已经定型。从始祖马开始,足足进化了5000万年。

我原本以为,从恐龙灭绝开始,所有动物为了更加灵活地适应环境,都变得越来越小,看来并非如此。

这些动物都是一步一步往前探索,有的变小有的变大,一些细微的身体结构也在逐渐调整。刚开始它们也不知道最终应该进化成什么样,遇到不合适的地方就改进一点,经过了漫长时间的改进,终于找到了一个最合适的体型与结构。

墙壁上张贴的动物进化历程以及地质历程我一页不差地看完了,上面的这些感触都是看完这些介绍后有感而发的。

像我这样认真看的人没有几个,大多都是给孩子拍个照片就走,有一种打卡的感觉。孩子被大人支配着这里拍一张,那里拍一张,然后就匆匆上楼了。

倒是有那么一两个母亲给孩子一张一张地读,很有耐心,尽其所能地给孩子解释。孩子或许不是很懂,但对于自然起码有了个初步的了解,或许还埋下了一颗探索的种子,这其实已经很好了。

整个博物馆里最吸引孩子的一个是恐龙化石,另一个就是蝴蝶。恐龙的个头的确是大,我测步量了一下它的尾巴,得有9米长,脖子比尾巴还长,和现在的动物比,感觉特别不四称 。

恐龙化石带给我的是惊讶,而蝴蝶馆带给我的是发自心底的敬佩。没想到能把这么一个细小的动物品类做得这么细,这么专业,这么用心。我们通常关注的是博物馆的“博”,却忽略了精。

整个展馆里除了世界各地漂亮的蝴蝶标本外,还对蝴蝶的防御方法、成长过程、身体结构,以及与蝴蝶有关的文化、科学做了系统介绍。

你会发现,一个小小的蝴蝶的身上,竟然蕴藏了那么多的智慧与科学,还有美。

1、防御计谋。

在幼虫阶段,有的伪装成鸟粪,有的伪装成枯萎成卷的树叶。伪装的极其的像,完全可以以假乱真。

在蝶蛹阶段,有的伪装成叶芽,有的伪装成枯叶。最让我震惊的就是还有模仿毒蛇的,模仿得特别像,看一眼都想倒退两步。

成蝶以后,有的模仿成一片枯叶、一块树皮,更厉害的是,还有模仿猫头鹰的。看来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

2、奇妙的身体结构。

看似普通的翅膀上是有鳞片的,和鸟的翅膀有些类似,可以防水和调节体温。

眼睛是由数千个小眼睛构成的,这些小眼睛可以覆盖前后左右的所有角度,有一点风吹草动都能及时发现。

它还有可以伸缩的喙管。

五一回家的时候,我第一次仔细观察蝴蝶采蜜,它嘴里有一个像是须子一样的东西,伸出来触向花蕊,然后不停地卷曲收缩。当时我就产生了疑惑,没看见那个须子上有花粉送回嘴里呀,那它到底在忙什么。

原来那是一个吸管,可以卷曲的吸管,用的时候伸出来,不用的时候缩回去。

关于蝴蝶的这些身体特征,有很多都给科学带来了突破口,依据鳞片发明了卫星散热板,依据虫眼发明了复眼照相机,依据喙管发明了卷尺……

其实人类的智慧都来源于自然,没有一样东西是空想出来的。只有敬畏自然,热爱自然,探索自然,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

回到一楼,看着展厅里的恐龙化石,我心里想,几亿年以后,我们人类会不会以化石的形态存在于博物馆中。另一个物种的讲解员介绍说,这是统治地球几百万年的高级生物,他们的文明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却为了经济利益破坏了大自然,最终灭绝。

相关文章

  • 江浙逛吃第七天22日-上海:

    自然醒收拾整理磨蹭到中午,等领队指令。 电影博物馆,自然博物馆,汽车博物馆,昆虫博物馆,玻璃博物馆,筷子博物馆,失...

  • 伦敦科学博物馆的隐藏关卡

    带孩子游伦敦,肯辛顿区三大博物馆不可错过——V&A、自然历史博物馆、科技博物馆。V&A偏艺术,自然历史博物馆是自然...

  • 英国游D16-2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

    2018.08.12 自然历史博物馆 自然历史博物馆是排队也一定要去的博物馆。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拥有世界各地动植...

  • 参观重庆自然博物馆有感

    重庆自然博物馆是国内仅有的7所综合性自然博物馆之一,也是西部唯一的综合性自然博物馆,是国家自然标本收藏保护...

  • 重庆自然博物馆

  • 如何做好一名博物馆馆长

    2017年暑假,我参观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结合以前在国内常去的中国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博物馆、地...

  • 英国行十四天

    来到英国的第十四天,今天我们要去自然博物馆,早上吃完早餐直接前往博物馆。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Nat...

  • 欧洲掠影(二)——德国森肯贝格自然博物馆

    熊出没请注意 ——森肯贝格自然博物馆 森肯贝格博物馆是德国最大的自然博物馆,也是世界最著名的一...

  • 上海自然博物馆一日游

    烟雨上海… 今天,以风雨无阻的决心与表妹一家去了上海自然博物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以"自然.人.和谐"为主题,通过"...

  • 【游览,博物馆】Senckenberg Naturmuseum

    它是德国最大的自然博物馆之一,仅次于柏林自然博物馆。该博物馆是在1904-1907年建立的,在不久之后的1914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然博物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bksj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