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顺带照顾弟弟,我比同龄人晚了一年上学,七岁才上一年级这件事导致我后来在各个求学阶段都是班上年龄最大那个,与我本身外在瘦小的形象同样不相称。
弟弟比我低一个年级,刚上学那时也曾是“别人家的聪明小孩”,与我的成绩不相上下。当时我们俩在期末都会往家带之前两张奖状回家,一张是成绩前三的名次,一张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奖。
我们将期末答卷交到父亲手里索要家长签名的时候,父亲高兴地说,要在大年初一那天给我们奖励大红包,如果明年还能再接再厉继续拿到好成绩就给我们翻倍的压岁钱。
不过,这样和谐的嘉奖只持续了两年。随着年龄增长,弟弟变得更加调皮爱玩,成为了村里的孩子王,放学休假的时间基本不着家。作为母亲的心头肉,她不忍心打骂,远在外地打工的父亲又管不着,于是任由他疯玩。
虽然弟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比较少,小学的成绩却能基本保持在中上水平,只是不再领奖状回家了。父亲为此还用过激将法,当着他的面给我奖励零花钱,可弟弟并没有被重新激起斗志。
后来,虽然我们俩没再一起接受过父亲的嘉奖,但是两人在初中阶段还有过一次共同学习的经历。
那年,我上初二,弟弟刚上初一,学校的美术老师开了一个课余兴趣班,专门从各个年级挑选了十几个画画不错的学生进行专业培训,为了培养出可以代表学校去参加校外比赛的人选。
非常让人意外的是,我和弟弟都入选了这个特训班,一周有两节指导课,我们待在同一个教室学画画。培训了一段时间后,美术老师安排了一次校内比赛,作品类型是水彩画。
周末的时间,我和弟弟在家里完成各自的作品。当时并没有过多可以参考的图画,毕竟我们家并不富裕没法去买相关的绘画书籍,唯一能寻找灵感的就是语文书上的一些插图。
我们靠自己一半想象一半模仿最后完成了作品,水彩画很考验调色的能力,同样考验审美布局和涂色技巧。弟弟最后的成品看起来居然很有水墨画的神韵,而我的画作则中规中矩,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校内比赛结束后,特训班就中断了,大概是学校认为我们的资质还不值得投入师资办下去吧。因为在特训中学过毛笔字,自此弟弟就将毛笔字发展成自己的兴趣爱好。
家里还专门给弟弟划分了一个书桌,存放他的黑墨,毛笔以及草稿纸。每天放学或者周末清晨,弟弟都会认真写上一个小时左右。父亲也从未见过他如此热爱一件事情,特意从上班的制衣厂里拿回来好大一叠制衣打版用的白纸给弟弟做草稿纸。
弟弟练习毛笔字的专注和坚持也让我这个姐姐心生佩服,暂且不说练成怎样,但他日复一日坚持了一年多,直到初三时被父亲强行要求中途退学才放弃了这份热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