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丽女人慧
欢迎回来女人的娘家~
亲子沙龙课上,父母似乎对于现在孩子的教育都有诸多困惑:
看着一手带大的孩子与自己渐行渐远,从无话不谈变得无话可谈,身为父母,好不烦恼。
然而家长一直以来只注意了自己如何说得“有道理”,没去想自己做得是否有道理。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孩子只能从自己出发看世界。而父母讲道理,是从成人的角度去给孩子强加道理。
父母带着孩子去看到道理、体会道理,才能让孩子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道理,进而形成他的世界观。
一位泰国妈妈5岁的儿子吵着不想上学,父母苦口婆心、各种哄劝,孩子丝毫没有被说动。于是,这位妈妈想到了一个好方法,她决定向学校请一天假带孩子去“捡垃圾”。
烈日炎炎,妈妈带着儿子边走边捡塑料瓶,走了3.5公里,才捡到2公斤塑料瓶,仅卖了2泰铢(约人民币0.4元)。
太阳光很强烈,小男孩一路走一路捡垃圾。小男孩身上脏兮兮的,感觉到很累了,于是他问妈妈“我们可以坐公交回家吗?”
妈妈:“坐公交一个人需要10泰铢,你有钱吗?”没有办法,小男孩只好跟妈妈继续走,走到冰淇淋店门口,孩子又问妈妈:“妈妈,我想吃冰淇淋。”
妈妈又说:“冰淇淋要5泰铢,我们钱够吗?”
又走了一段路后,到了餐厅门口,小男孩问:“妈妈,我想吃燕麦”
妈妈:“去买吗?15泰铢。”
男孩:“妈妈,我钱不够。好累,好热,我要回家。”
一天下来小男孩体会到了工作的艰辛。最后,妈妈问男孩:“现在,你想上学还是工作?”
男孩回答:“我想上学。”
整个过程,这位妈妈没讲一句道理,却让孩子打心底明白了道理。
因为,教育从来不只是一个讲道理的过程,而是一个让孩子体会的过程。
看见了,体会了,理解了,就内化成他自己的道理了。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段话:
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给孩子讲道理,教育意图太明显,孩子只能被动接受。
带着孩子去看见,去感受道理,力量远比讲道理大得多。
而其中,父母的以身作则、亲身示范,则是最好的方式。
想要孩子好好刷牙?自己去享受刷牙的美妙过程;
想要孩子专心吃饭?自己去享受食物的万千滋味;
想盯着孩子写作业?自己去拿起本书享受阅读;
想要孩子热爱运动?自己下楼去跑两圈。
孩子看到和感受到的一切,决定着他的成长,而不是家长讲的那些道理。
要孩子懂道理,家长首先要做得有道理,做得有道理,比说得有道理重要得多。否则家长越讲道理,孩子越不听话越叛逆。
但是换一种方式来考虑:不听话叛逆是一个好的开始。不听话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思维能力提高的表现;是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需要;是不良情绪的发泄途径;是对人际关系调整的一种适应。
叛逆对孩子的发展虽然有利,但不意味着家长可以对孩子的叛逆放任自流。只有家长处理得当,孩子才能顺利度过青春叛逆期,才能在叛逆中成长。
▼往期精彩回顾▼
上辈子造了什么孽,这辈子要陪娃写作业
孩子的鞋不能超过3双,衣服不能超过5套
释放孩子的天性,是教育最大的骗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