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江枫
壹
国庆回家看到每个村里都多了一顶帐篷,自己在心里暗想:哎呀,八月十五是丰收的季节,这是怕有人在地里偷东西,所以每个村里安排专人看管嘛。
后来去姥姥家给姥姥把玉米弄回家里后,对于剥完的玉米皮大姨就说:是不是扔在南边场院就行。这时姥姥就说:“不行,不能到处扔,先在家里放着吧!”我们都纳闷,姥姥说:“你们没看到那小帐篷吗,专门盯着不让随便烧秸秆、不让随便扔秸秆的,被发现要交500块钱,而且小麦补贴还不给发了。”“这是最近才建的小帐篷,有时候还会有飞机在天上飞。”
听到这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个样子啊!看来是我一开始想多了。听姥姥说,刚刚和姥爷说不让烧秸秆的时候,姥爷还纳闷的说:“那以后做饭的话咋办啊?”我们都哈哈大笑。我不知道这种治理黄河用堵的方式的法子可以坚持多久,估计也就是一个秋收时节,不惜每个村都建一个小帐篷,然后每个帐篷里都住一个人,开展夜间巡逻,这个人一般还都是本村村民,这样的方式好像有待商榷吧!
贰
国庆放假回去后,弟弟和表妹都没有回去,因为今年高三,他们只放了八月十五的假,第一天下午五点多回家,第三天上午九点多就要上课。他们进门的第一句话就是“哎呀,十月一是国家法定节假日都不给放假,连十月一都不让过”。他们进门的时候我正在剥棒子,就说“十月一好过啊,过来剥几个棒子就算你过了。”他们都笑我调侃表妹。
后来聊到学校,妹妹说:“姐姐,你知道我们学校多变态吗?”我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不屑的说:“不就是早起晚睡加不放假吗?姐姐都经历过。”妹子说:“不是,这些好像都是高三学生必须经历的,我们学校让一天三操。”“那不是很好吗?劳逸结合啊!”周围七嘴八舌的说道。
妹妹说:“我们让拿着书跑,集合的过程中还要大声读出来。班主任老师还在队伍里巡逻,看看是不是每人都拿了复习资料。”
突然想起我的高三跑操的时候,听到最搞笑的话就是:
A:来来来,给我撕张纸
B:我就带来一张白纸
A:我去,装的咋那么像
B:别说话了,班主任来了
A:有没有卫生纸啊
B:有啊,为了躲检查跑去厕所啊
A:去一边,我一张卫生纸也可以装成你的效果。
然后就看到一位同学低着头对着那张白纸一顿念经,另一位同学把卫生纸在手上展开眉毛紧锁,好像在研究数学题。
我想妹妹的学校应该是也实行了这样的方法,这一套方法都是在教学成绩突出的高中学来的,我们学校当时是在衡水中学学到了。也就是,学校派十几个老师去衡水待那么三五天,看到的确实只是表面的东西:衡水的学生五点起,回学校就要求学生早起床;衡水的学生跑步带资料,本来课间都不让学生出教室门的,也开始让学生带上资料去跑步;一边说着要学生早睡觉,这样第二天才能起来,一边布置着超多的作业。
学习一个地方最容易学得就是它的表面内容,最难学的是它的氛围、它的文化,是它内在的东西。要是那么容易学到它的精髓,那岂不是衡水中学都是可以复制的?好的企业也是可以批量产生的了?
我是江枫,
一位用文字讲故事的人,
期待与你在文字里相遇相知,
如果你偶然看到我的文章,
我非常荣幸,
如果你恰巧喜欢我的文章,
记得点赞呦!
我一看手机,
亲妈就称作我为“网瘾少年”,
下面“网瘾少年”的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