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学优生找了我很多次,每次都诉说自己的焦虑。今天他又找到了我告诉了他这次的焦虑超过以往任何一次。
他说尽管自己的成绩考得很好,但是他依然觉得不快乐,感觉心里空荡荡的,没有一丝成就感。他还说觉自己像个容器,只能被动的去装东西,没有自由!
他说:“我就是一台机器”!
非常感同身受!当年,作为为高中生的时候,我也有过同样的感受——非常渴望自由。而现在的学生比起当年的我们学习的压力更大,对自由更为向往。
可作为成年人,如今的我自由了吗?
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同样也渴望自由!我和他分享了这种无奈的感受。
我们都向往自由,向往舒适。但是脱离这个环境,脱离该背负的责任,赢得了所谓的自由的那一刻,也不见得就是好事。而且,自由应该是很短暂的,也会有一些限制的。
只有相对的自由,没有绝对的自由!
每一个生命体都有自己既定的轨道,脱离了这个轨道,就无法正常的运行,这就是一种自然规律。
作为一个生命体,我们需要去遵守自然规则,也要尊重自然规律。既要看清现实,也要接受现实,在此基础上再去调整自己的心态。这样才能更好地体验到自由。
我们可以这样想:现在暂时不自由,这么辛苦煎熬,就是是为了储备能量,将来可以有更多的主动性去获取相对更多一点的自由。与其苦哈哈的在无法改变的现实里苦苦挣扎郁闷消沉,不如换一种心态接受这个无法改变的事实,与“不自由”和谐的相处。
还有一点需要认识清楚:作为一个被动接受的容器,所接受到的东西并不都是有毒有害的。对于那些于己有益的,尽管装进去好了。若遇到自己不喜欢的,淡然的去对待。毕竟,学习上的很多东西,于己而言,肯定是有益的。既然如此,就不要去完全排斥抵触这种不适。请欣然接受,我们可以有不舒适有不快乐,这很正常。不过要能看开。
放眼望去,有谁不是这么苦逼的在学习、工作、生活着呢?
哈,原来大家都一样,心里稍微有点平衡,心里也就好受多了。
通过和学生一起分析,我们都意识到压力是无处不在的因而我们感受不到自由自在。但是,面对不自由时,不同人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和应对的方式。这些不同的态度和应对方式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状态。
总之,自由与不自由总是交替出现的。只有经历过不自由的窒息与痛苦,才能真正的学会珍惜自由的机会,体验自由的快乐,并且能够智慧地处理好自由与不自由的矛盾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