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真是无所事事的度过了一周时间,除了看书其他什么事也没有做。
最近看完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和图图大主教的《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现在正在看的书目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和《纳博科夫短片小说全集》以及村上春树的《刺杀骑士团长》。
陀氏是我一直以来都想要去看的大家,看了些后还是会发出“大家不愧是大家”的感叹,虽然他的代表作很多是比较长的大部头,但是真是值得花时间去拜读。
《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讲述的是南非转型时期如何处理历史问题的内容,南非和解三部曲同样也是在我今年的读书清单里的,就这部作品还没有写读书笔记,之后还是会补写一篇的。但就作者这位大主教的身份来说,是一位写出了符合身份的作品。有时我也会羡慕那些有信仰的人,那些笃信上帝的人们,上帝是他们的行为准则,人生似乎有了归途。
忘记在哪里看到说一位物理学家和神学家争论问题,是两种思想的碰撞。向我们从小接受的是唯物主义思想,我们不行上帝地狱天堂,也无法真正理解那些虔诚救世主的人们。科学社会主义是没有信仰的,说的也很正确。当我们看到匍匐在地上朝圣的人们也会热泪盈眶,就像我们不相信天堂,但那些为了去那不存在的地方而努力的人们确实都是天使呀!
纳博科夫是一定要看的,看了几篇短篇就被迷住了。但村上的长篇还真是有些平淡呐,虽然在2018年炒的非常热。我是经常有逆反心理的,当大家趋之若鹜的追一个东西时,我常常会有抗拒的心理,不知道是一种什么心理在作怪。去年本在阅读清单里的《刺杀》一直提不起兴趣去看。
其实日本的作家我是没什么了解的,只是在很多年前特别喜欢东野圭吾,几乎每本都去追,现在可能都不太好意思对人说起自己喜欢东野圭吾就好比不愿被别人称为文艺青年一般。还有后来买了夏目漱石的全集,也是因为他被称为日本的“鲁迅”,因此产生了兴趣,想看看他如何能与我们的大作家媲美,再有是大宰治的《人间失格》给我很深的印象,看这本书时正是在对“人”感到疑惑的时候,因此也有某些共鸣。也许对于年轻人来说,毁灭、死亡都会被美学笼罩着,朦胧而具有吸引力。我们不知道死亡是什么却总是喜欢提起它。
周末可以睡到自然醒,之后还可以在赖床,漫无目的的起床吃饭。最近老想着要学一门外语,在抽时间学习商务英语,也想学日语和韩语。想起年少时,追剧都等不及字幕组,看直播也是经常的事,大体日剧韩剧到大学时泰剧都可以看直播懂个七七八八,完全亢奋的时代呀!可以学几门外语总归是有好处的,有时间就多学些吧!
上周换了副眼镜,右眼度数上涨,要注意休息保护眼睛了。我想了想应该和躺在床上刷手机有关系。有点年纪身体还是最主要的,要运动才行,整日坐着躺着不动实在是不好的习惯,要多活动性情也会变得开朗有活力。年龄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热情,对做好一件事的热情。
内心永远不能佛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