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给教师的建议》感悟教育读书
自由支配时间是一种有选择的智力生活

自由支配时间是一种有选择的智力生活

作者: 赶潮儿 | 来源:发表于2017-04-29 11:09 被阅读81次

自由支配时间是一种有选择的智力生活

读第25条《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使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有感

莱州市文峰中学

阅读了苏霍的这条建议,第一感觉这篇文章是“头重脚轻”的,因为先说了学生自由时间的安排,后说了早上完成家庭作业的事儿,“先大后小”,所以就有点儿托不住底的感觉。反复阅读之后,我发现“家庭作业放在什么时间完成”只是学校作息时间的一个保障,这个例子虽然段幅较长,只是一个例证而已。于是,我调整思路,重新梳理对这篇文章的认识。

第一个发现是这样一段话:“学生的自由时间来自课堂:明智的、善于思考的教师能给学生赢得自由时间。学生本身也是赢得自由时间的重要助手。知识处于何种状态——是处于能动的、积极的状态,还是处于僵化的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此外,还有一个条件决定着有没有自由时间,这就是作息制度。”这段话里有解决“自由支配时间”这个问题的三个方面,教师、学生和作息制度。本篇文章关于教师和学生的策略并没有谈(总体来看,《给教师的建议》就是给教与学减轻负担的建议),接下来重点说的是学校利用作息制度去支配学生自由时间的事。我认为,此为这篇文章的总纲。

接下来,我抽出了以下三段话语,感觉是很有意味的:

第一段:自由时间是丰富学生智力生活的首要条件。我们要使学生的生活中不单单只有学习,还要使学习富有成效,那就需要给学生自由时间。……(否则)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冷淡的和漠不关心的态度,使得一个人只有学习,却没有智力生活。

第二段:经验证明,可以这样来安排学生的脑力劳动,让他的下半天自由支配,而不必坐在那里读书和做练习。下半天应当是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在这些时间里,学生可以读课外书,参加科学——学科小组的活动,在野外劳动,观察自然界的现象和人们的劳动。换句话说,下半天进行的脑力活动,应当是知识的扩充和转化。

第三段:掌握知识的过程(形象地说)是靠一整套“工具”(即技能)来加以保证的,而每个学生个人的力量、禀赋、才能都能在喜爱的科学里得到发挥,——这一切又都是相互联系的。缺少这个条件,那就根本无法借用我在这里所介绍的经验。如果不具备上述的条件,而要尝试照搬这种做法,迫使学生早些起床,在上学以前就把家庭作业完成,那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

下面就来分析我对这几段话语的理解。

第一段话是说明“自由支配时间”的重要性,并且指出“如果不”的反作用。苏霍说,“刚刚上完几节课以后,就让学生接连几小时地坐在那里读教科书和做练习——这真是一种无法胜任的、使人精疲力竭的劳动,它归根结底将会摧残学生的体力和智力,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冷淡的和漠不关心的态度,使得一个人只有学习,却没有智力生活。”这里的“智力生活”是个高于“学习生活”的新词儿,“智力生活”是在学生的自由支配时间里,提供多方面的、丰富的精神生活的广阔背景,让学生的知识在多种多样的智力活动中不断扩充和转化。

第二段话给出了“自由支配时间”的具体方法。主要落实在改变作息制度上。

一是让学生的下半天变成自由支配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让学生自主读书,参加小组活动,到野外劳动或者观察自然景象等,这些活动安排是与苏霍在前面提到的到野外观察春天、观察冬天的写作,学困生费佳的读书,观察果树,观察植物根系,小组读书阅读报告等等例子都是一致的。这些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知识的扩充和转化。

二是学生的家庭作业安排早上做。苏霍说,“应当让学生早睡早起,把家庭作业放在早晨上学以前的时间里完成,——这是我们学校的绝大多数学生作息制度的一条基本原则。”他解释道,“在一昼夜的后一段时间里(夜里12点以前)的睡眠时间越长,这种睡眠就越有利于消除疲劳,人也越容易睡醒,从而更迅速地投入脑力劳动。学生在起床以后到上学的两个到2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准备功课,这是我们的作息制度的核心。”这点与我们现在的安排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已经习惯了“挑灯夜战”熬夜学习的做法。但从“三更灯火五更鸡”“闻鸡起舞”“一天之计在于晨”的传统做法来说,也得承认“早上作家庭作业”的这种认识。我想,早上作业是一天的开始,晚间作业是一天的梳理,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学情而定吧,不过,我们也要找寻一下这方面的科学研究的理论数据,应该研究一下。

第三段话是说明学校系统保证的措施。除了作息制度之外,苏霍还认识到,“作息制度只是整个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学校大的方面来说,让学生自由支配时间,还要做到这样的要求:“学习要在一种多方面的、丰富的精神生活的广阔背景下进行。在这种情况下,知识是在多种多样的智力活动中不断扩充的”同时,“每个学生个人的力量、禀赋、才能都能在喜爱的科学里得到发挥”。我想,这是一项系统的保障措施,要结合学校特点进行制定。

咂摸这三段话语,合起来拼成一句话,想到了“自由支配时间是一种有选择的智力生活”这个主题,这是我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关于运用作息制度调整学生的“自由支配时间”,在我国现在其实是有实践范本的,那就是北京十一学校开展的“选课走班”的教育体系。学校有300多门课程和200多个社团供学生自主选择,并且鼓励学生随时组建团队去实现自己的想法,因此形成了新集体。4000多名学生,4000多张独一无二的课程表。我的判断是,十一学校让学生在自己的自由支配时间里,过上了有选择的智力生活。校长李希贵说,“我们的路径很清晰,发现每一位学生的不同,唤醒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启动每一位学生的内动力,让每一位学生成为自我发展的承担者。只有解放了学生,让他们拥有相信自己的力量,他们才能去实现心中的梦想。”

学生的自由支配时间,原来有这么大的教育意义。

相关文章

  • 自由支配时间是一种有选择的智力生活

    自由支配时间是一种有选择的智力生活 读第25条《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使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有感 莱州市文峰中...

  • 50.学生负担过重的奥秘在哪里

    学生负担过重,是因为他们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而自由支配的时间对于全面发展和形成他们的智力的、审美的兴趣和需要又是必...

  • 《新世纪如何做出正确选择》下

    五、什么是真正的财务自由? 1、财务自由的含义: (1) 有可以自由支配的钱; (2)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3...

  • W5-智力的困惑

    什么是智力? 智力是一种心理状态,在环境/社群/文化中与之交互(感知/选择/适应/改造),通过反思,更新认知模型而...

  • 食物与营养过剩

    进入2017年以来,我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时间可以自己自由支配,而我选择了尽量给自己多点时间独处,尤其是与自己的身体...

  • 每个学生都应该有最喜欢的事

    自由支配的时间里,学生都是如何利用的呢?在我所教的班级里,有部分孩子在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里他们去做的是跟同...

  • 时间的自由支配

    人一闲下来就会变懒惰,没有外力的约束就开始放松,没有目标就不能统一自己的时间,集中自己的能力。 也就慢慢浪费掉很多...

  • 自由支配的时间

    一生说长又短,自由支配的时间真的很多很多,我们习惯了,便不觉得自由,不自由毋宁死,的确,但我们都有不自由的时候,或...

  • 生活

    ——六金 有一种生活叫洒脱 有一种生活叫惬意 有一种生活叫逃避 有一种生活叫涅槃 我选择了生活 生活却选择了孤独 ...

  • 你选择哪种人的陪伴

    如果让你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大量的成功和肯定,一种是不断的挑战,你会选择哪一种呢? 这两种选择不仅出现在智力测试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由支配时间是一种有选择的智力生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jz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