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有很多不同的叫法,李笑来老师称它为坐享,而实际上很多人认为是禅修、内观。这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练习方式,也是一种健脑操。现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每天冥想,好处多多。
得到的好多专栏老师都推荐冥想。其中万维老师在精英日课分析了《为什么佛学是真的》这本书,并且也给出了冥想的方法。另外,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课也推荐冥想。
引用武志红老师的原话:
冥想的核心逻辑是
当意识和头脑上不知道怎么办时,就可以放空头脑,放松身体,以此和深层的潜意识建立链接,而潜意识会有一些声音传递出来,这些声音,常常就是答案。
据说乔布斯在做苹果重大决策之前会先在200平方的屋子里打坐,先跟潜意识深度沟通,然后让下属把苹果的产品放在他面前,他按照直觉去选择。
讲讲自己最近的一个案例吧。某朋友告诉自己一个不好的消息,自己听了也很难受,那一天胸口都闷闷的。晚上回到家,安静独处的去冥想。当时感觉到臀部以上的重量很沉重,自冥想半年多不曾有过的,然后使劲的深呼吸,而后接下来重量感则慢慢消失,胸口的闷气也挥散了。听起来很神奇。
当然,身边也是有不少朋友对此冥想嗤之以鼻的,自己适合就好!
如何开始?
首先,你要找个计时器,定时 15 分钟以上(以后再慢慢加长);
接着,找一个让你感到舒服的姿势,刚开始的时候不一定要用不习惯的“正确姿势”,但最好“挺直脊背”;
然后,闭眼,当然有人即便睁眼也能做到;
好接下来,进行缓慢均匀地呼吸,呼吸时不一定要刻意控制,越自然越好;
最后,把你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呼吸上,别在乎自己走神了,发现自己走神就再回来。
所有的练习都是需要刻意练习的,但是冥想还真的是不需要用脑的放松方式。这半年断断续续的冥想,给我最大的感概就是,冥想后头脑非常清醒,有压力可以缓解压力,没压力可以训练大脑更加敏捷,提升专注力。
作家皮克.耶尔在他的著作《安静的力量》中阐述了新的一种生活方式,放下手机、关闭笔记本、逃离喧嚣,给自己留白一些时间,感受内心的平静,只有平静下来的那一刻,会更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方向、重心在哪。
如果你有兴趣冥想,不妨尝试短短的五分钟,在家,在火车上,飞机上都是可以尝试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