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头条散文简诗集
上官皖儿:从“愿得一心人”想到“至亲至疏夫妻”

上官皖儿:从“愿得一心人”想到“至亲至疏夫妻”

作者: 上官皖又名上官皖儿 | 来源:发表于2019-04-29 17:11 被阅读28次

【上官皖儿:从“愿得一心人”想到“至亲至疏夫妻”】

西汉卓文君在《白头吟》中说“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唐代元稹在《离思》中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今天,上官皖儿分享的这首诗《八至》也是一首表达爱情的千古名作。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一位女道士,名叫李冶。李冶十一岁便被父母送到玉真观出家为女道士,李冶凭借出色的才华,与薛涛、鱼玄机、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

“与传统的五言、七言绝句不同,《八至》是一首少有人创作的六言绝句。”著名记者、作家淮君总编辑说,这首诗的首字“至”字在诗中反复出现了八次,这也是题名为“八至”的原因。尤其要说的是,此诗内容上的特殊之处,在于虽然只有短短4句诗,但是,具有着深刻的辩证法,并富有哲理意味,令人拍手叫绝。而且,最后一句更是被誉为爱情中的至理名言。

上官皖儿:从“愿得一心人”想到“至亲至疏夫妻”

《八至》李冶❣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首句“至近至远东西”,“东西”,指的是东、西两个方位。从地理位置来看,地球除了南北极之外,任何位置都有东、西两个方位。至于两件物体的东、西距离,我们都知道它可远、可近。远,自然是远到无穷远。而近呢,则是可以间隔为零。这就是李冶在诗中所说的“至近”、“至远”,虽然是常识,但是却告诉了我们看待事情的辩证法。

二句“至深至浅清溪”,溪水的清澈我们都知道和它的浅离不开,所以,它可以做到“至浅”。而清澈的溪水,也可以倒映出蓝天、明月,赋予它变幻莫测的深邃,也可以说它“至深”。这里主要指世态人情,一个人可以浅到很简单,也可以深到看不透。

第三句“至高至明日月”,人肉眼所能看到的日和月,自然是这世间最高和最亮的事物。古典诗歌表达上,但凡涉及到哲理的情况下,诗人往往都不会让整首诗充满警句,以避免难以理解和落入说教的俗套中。所以,这句诗便起到了一个过渡作用,便于我们集中去理解最后一句。

最后一句“至亲至疏夫妻”,是这首诗的重点所在,也是关于爱情的至理名言。它的意思是说最亲近、最疏远的是夫妻。夫妻是没有血缘的亲人,自然是“至亲”。而夫妻貌合神离,甚至是反目成仇的案例也不在少数,这就变成了“至疏”。

因此,卓文君“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唐代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的无限感慨影响至今,美好的男女之情溢于言表,于是,“琴瑟和鸣,百年好合”的美丽憧憬千百年来蕴含在每个人的心中。(文/上官皖儿,又名上官皖,别署淮南九公,著名新闻人、书法家、画家、散文家、总编辑)

上官皖儿:从“愿得一心人”想到“至亲至疏夫妻”
上官皖儿:从“愿得一心人”想到“至亲至疏夫妻”

相关文章

  • 上官皖儿:从“愿得一心人”想到“至亲至疏夫妻”

    【上官皖儿:从“愿得一心人”想到“至亲至疏夫妻”】 西汉卓文君在《白头吟》中说“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唐代元稹...

  • 被文字挑唆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再次整编思想,继续...

  • (三十九)熹贵妃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嬛嬛和皇上是至亲夫妻还是至疏夫妻呢…… 中秋夜 八月...

  • 至亲至疏夫妻

    夫妻二字,承载了太多的关系。爱情,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亲情,何时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友情,身无彩凤双飞翼...

  • 至亲至疏夫妻

    昨天和老公吵架了,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他嫌我晚睡晚起,吃饭不规律,不去运动。我嫌他爱唠叨,爱发脾气,批...

  • 至亲至疏夫妻

    如果别人问我,有个情商低的老公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我想我一定会扔给他这个截图。 “我好爱你呀 赵先生”“为啥”“爱...

  • 至亲至疏夫妻

    我害怕跟你吵架,可是比起吵架,我更害怕你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那也是我们的梦想。 2017年10月2日 星期一 天气...

  • 至亲至疏夫妻

    唐朝290年间,出现了207位女诗人,其中以李冶、薛涛、鱼玄机和刘采春最负盛名,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而这四人中...

  • 至亲至疏夫妻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夫妻可以是这世间最亲密的人,却也可以成为最疏远的人,原来古人早已总结出这样的辩证关系。...

  • 至亲至疏夫妻

    这个标题来自唐代李冶的《八至》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夫妻之间,相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上官皖儿:从“愿得一心人”想到“至亲至疏夫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tku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