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阅读罗敷的《越简单,越美好》书中提到北欧的父母们时刻都在跟自己的孩子讲道理。把选择权留给孩子,是北欧教育体系里最重要的一个教育理念,即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表达愿望,孩子有权决定自己想要做什么。这点在很少有人能做到。
小孩子们自己也要学什么。不管选什么,父母都会加以鼓励,虽然可能父母想要孩子学声乐或舞蹈,而孩子选了足球,做父母的照样支持!孩子的快乐第一!这是最重要的。
北欧人没有公公婆婆帮带孩子,虽然有长达480天的带薪产假,但那毕竟是有限的,产假满了,孩子去幼儿园,妈妈或爸爸回归上班,带孩子的日子,照样忙得满天飞。
作为父母,只需要给孩子一种父母一直在身边的感觉即可。北欧的父母们爱孩子,但亦认为孩子不是生活的全部,朋友式的相处让父母和孩子都感到轻松。成长,永远不必等待,你认真过的每一天,都是成长。
当北欧人计划要孩子时,就已经着实做好了为人父母的准备。北欧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没有带儿孙的传统,半年一年仲夏节、圣诞节见一见儿孙们,已经是真爱。北欧小夫妻们有福利制度和带薪产假、奶爸假期的支持,又没有“养儿防老”的意识,所以也没有强加于孩子头上的孝顺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孩子们实际上过得非常轻松和快乐,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能够在父母那里决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获得切实可行的承诺。最重要的是,男孩女孩在北欧人心里一样重要,别无二致。
北欧的父母模式,是比较良好的,很多中国人是做不到的。不过现在很多父母也开始意识到孩子要在自己身边,但中国的父母容易干涉太多,什么事都替孩子想好。我记得有位心理咨询师说过:“粗心大意加阳光灿烂,做一个六十分的妈妈就好。凡事事无巨细,甚至恨不得把老师的角色也承担了,走到哪都会告诉孩子,这不能,那不能。孩子都没有了妈妈,不仅家里受教育,去到学校也受教育。所以才会造成越吼,孩子越不听的局面。”
一个家庭里,只要母亲这个角色是温和的、开心的,有较高的文明程度,那么这个家庭整个的幸福指数都会很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