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军恋部落军迷
橡树 | 长津湖战役,耐人寻味的朝鲜战争的片段

橡树 | 长津湖战役,耐人寻味的朝鲜战争的片段

作者: 真橡树 | 来源:发表于2018-06-03 20:07 被阅读48次

原创: 橡树  流浪的橡树                                      朝鲜战争的长津湖战役,是朝鲜战争史非常引人关注的标志性经典战役。然而,这确实也是非常小众的战史。

橡树 | 长津湖战役,耐人寻味的朝鲜战争的片段

很多朋友都尝试写作这一战事,然而,因为信息资源问题,到目前为止,多是一种描述发挥出来的各种各样款式的同一说法。

志愿军重兵包围,美军携带平民绝地突围,激战,冻伤,然后就是反思、讴歌。这真是一个魔幻诱人,却又异常艰难的话题。所以,我很少提及或者写作朝鲜战争,包括长津湖战役。

长津湖战役资料看似很多,却几乎都是二手、三手传来传去的资料。要想凭空试图推演这一战事,谈何容易。不过,就战争角度而言,长津湖战役确实耐人寻味——这次战役成败姑且搁置,但是长津湖战役和毛岸英遇难事件,可能都在侧面,影响到后来庐山会议的走向。长津湖发起会战,是志愿军入朝后东线战区的第一战。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这对中国决策者们而言,虽说预料之中,但也非常突然。在金日成的朝鲜军队侵入三八线以南后,7月7日,联合国军联合司令部成立。8月,朝鲜军队高歌猛进,攻占朝鲜南部90% 以上的土地,把美韩联军压制在洛东江以东的大邱,釜山一线。9月15日,麦克阿瑟指挥美军实施仁川登陆,截断朝鲜军队后勤线,就此,朝鲜战事发生逆转。

联合国军前后夹击,金日成军队节节败退。

1950年10月19日,第一批中国志愿军13兵团身着朝鲜军装,隐蔽越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半岛战区。

橡树 | 长津湖战役,耐人寻味的朝鲜战争的片段

此时,中国内战方才结束,自1927年开始,中国军队经历内战、抗战20余年,对于战争并不陌生。也不怯战。所以,志愿军入朝第一阶段的战争目标显得非常自信。

在平壤,元山铁路线以北德川,宁远公路线以南复杂山地、丘陵地区,构筑两道至三道正面防线。

按照红太阳的要求,如敌来攻则在阵地前面分割歼灭之。如平壤美军元山伪军两路来攻则打孤立较薄之一路。现在的决心是打伪军,也可以打某些孤立的美军。如时间许可则将工事继续增强,在六个月内如敌人固守平壤,元山不出,则志愿军亦不去打平壤,元山。显然,朝鲜战场的对手已经不是昨天的国军。

在狭小的朝鲜半岛,军队高度现代化和充分的后勤保障,使得美军更趋向运动作战,不可能固守平壤、元山。11月23日,美韩联军为主的联合国军对志愿军入朝并不知情,约10万作战部队继续向朝鲜北方攻击前进。

朝鲜北方多山地、丘陵、河川,地貌破碎,交通不便,客观上,急于统一朝鲜半岛结束战争的联合国军也只好在大兵团运动中,不断分化作战单位。

当时,联合国军以美韩联军为主力,分为西线战区和东线战区。西线战区以美军第8集团军主力,协同英军、韩军,兵分多路,沿京义铁路向北攻击前进。很快,1950年10月25日7时许,云山,志愿军第40军第120师第360团和韩军第1师前锋迎面相撞。

历史课本解释的第一次战役就此打响。云山战斗,韩军无意作战,一触即溃。志愿军13兵团以师、团规模在朝鲜北方山地实施穿插,不断与分路齐进的联合国军继续迎面相撞。激战之下,进入山地、丘陵地带的联合国军火器、机动、后勤、支援优势均无法发挥,很自然,他们只有明智选择迅速离开这一战区。

10月5日,美军撤退至清川江以南沿江有利阵地,终止了向北攻势。同时,志愿军也停止了攻击,隐蔽寻战。至此,发生在朝鲜战争西线的第一次战役结束。

第一次战役,志愿军在彭德怀亲自指挥下,以10个师在朝鲜北部复杂地形全面展开,实施大规模穿插作战,战果不能说是理想。

西线虽然阻止了美军攻势,但是,美军在东线以元山港口作为依托,正在有条不紊调集部队,准备向北攻击。

大约也就是这段时间,中国决策者们开始意识到美军战力强大,志愿军军力不足,迅速作出了第二批部队即刻入朝的决策。

本来备战登陆台湾的第三野战军第9兵团,就此登场朝鲜半岛。军史记载,原定第9兵团先在东北地区整训一个月,然后再行入朝作战。然而,仅靠第42军协同支离破碎的朝鲜2个军团,中朝联军完全无力支撑东线。

战事急迫,第9兵团只好直奔朝鲜。

第一次战役,联合国军仅仅攻击受挫,并没有太大损失。稍微补充,便可再战。就此,彭德怀决定隐蔽待机,诱敌深入,准备再战。按理说,作为志愿军总司令,经过斯大林授权,彭德怀不仅对东西两线第9兵团和第13兵团等志愿军具有绝对的作战指挥权,同时,也对朝鲜军队具有绝对的作战指挥权。

然而,在第二次战役发起时,彭德怀以第13兵团司令部组织的志愿军总部,仅对第13兵团具有绝对的指挥权。金日成的朝鲜军队固不消说,第9兵团入朝以后,志司下达战斗命令也局限在该兵团司令部。换言之,彭德怀要调动第9兵团各军、师,必须通过第9兵团司令部。

第9兵团在当时不仅是第三野战军的头等主力,其辖第20、第26、第27军,12个师16万人枪的超大编制,在整个军队,也算绝对的头等主力。9日,随着第9兵团,红太阳乐观认为,志愿军应争取在一个月内,东西两线各打一两个仗,歼敌七八个团。真要如此,战果比二战时期德国在凸出地带突袭还大,对美军影响可想而知。不过,志愿军武器、装备、后勤远不如二战时期的德军,要一个月内歼敌七八个团,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然而,最初谨慎初战的第一批志愿军经过第一次战役数次激战,普遍开始自信、轻敌。而后续入朝的第9兵团更是雄心万丈。他们冒着零下低温,风雪进行强行军,火炮等重武器被远远丢在了后方。

10日,联合国军全线北进,断断续续与中朝军队交火。16日,中朝军队停止反击,开始北撤。至21日,联合国军以西线部队为主力,进至嘉山、龙山洞至德川、宁远一线。

相对薄弱的东线部队进至长津湖地区。联合国军在第一次战役后并没有意识到大规模的中国军队入朝,错误估计中国军队不过5万。就此,麦克阿瑟非常乐观地全面展开部队,准备继续分路攻击前进。

真正的大战即将开始。

国内和志司联合策划了西线和东线同时开打第二次战役的方案。西线,志愿军主力6个军18个师在大馆洞、温井、妙香山、平南镇一线,利用有利地形,集中优势兵力歼灭联合国军方案。东线,由朝鲜军队在旧津里、长津一线诱敌深入,由第9兵团12个师予以歼灭。

如果我们认真比较中美两军当年火力配置,不难发现,美军主力团的综合火力基本超过了志愿军主力军。此外,朝鲜半岛外海,美军航母 “CV-32莱特号”、“CV-45福吉谷号”、“菲律宾海号”、“普林斯顿号”,护卫航母“培登海峡号”、“西西里号”,轻型航母“巴丹号”等7艘航母正在游弋待战。这些搭载着大量战斗机、战斗轰炸机的航空母舰,是美军看似薄弱东线绝对的、隐蔽的、强大的战力。

可惜,那时候的中国军队仅仅专注地面和空中,对美军海军尚无提防和戒备意识。当时,联合国军高调北进,日本报媒纷纷爆料,联合国军意图将在24日发起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的攻势。

按照志司计划,志愿军将在24日、25日发起第二次战役。站在各自的立场,双方最高统帅对战机捕捉感觉惊人地类似——然而,志司作战时间在下达到第9兵团后,却不得不推迟。

橡树 | 长津湖战役,耐人寻味的朝鲜战争的片段

根据气象资料记载, 1950年11月14日, 西伯利亚寒流冷锋抵达长津湖地区,气温是摄氏零下37度。 在随后的几天内, 有时夜里甚至达到零下60度。 寒冷的气候给交战双方, 尤其是给中方造成极大的伤亡——第9兵团由南方赶赴朝鲜,一路匆忙,并没有换装。

相比西线四野为主的部队,第9兵团没有防冻意识,主要部队长又急于建功,在飞雪漫天的低温下强行军进入战场,沿途,就开始不断出现非战斗减员。其实,在长津湖战役发起之前,第9兵团的战损就非常重大了。

第9兵团并没有评估当时低温、并没有携带重武器等等不利因素,还是拼命一搏,把前期抵达长津湖战区的第20、第27军8个师全面展开。展开部队除却正面防御,两翼合围之外,尚有部队执行截断美军退路的穿插任务。

在25日之后,这些部队还得继续冒着低温,坚持强行军到预伏阵地。同样,沿途行军,进入预伏阵地也无法生火取暖,酷寒之下,损失惨痛。

其实,算我多嘴。

铺开地图一看一清二楚,在朝鲜半岛,美军越是向北,主要攻击方向越要偏西。如是当时第9兵团考虑到美军航母、天气酷寒、缺少冬装、未携带重武器等等不利局面,再审时度势,认清长津湖向北地势,同样也适合山地穿插、机动,完全可以不急于在低温突降后,继续原计划作战。东西两线相对分裂,志愿军东线撤退,有足够的纵深。同时,美军压进一步,美军航母支援就减弱一分。

可惜,仗还是打了。11月24日,联合国军发起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当日黄昏,西线志愿军发起战役反击。虽然作战艰苦,但是志愿军各部实施山地穿插、作战,还是遏制了联合国军的攻势,并且,逼迫联合国军弹药消耗巨大,不得不全面退却。

38军便在西线反击中,打出了“万岁军”的称号。11月27日,第9兵团分八路,开始合围美军,长津湖战役正式打响。

当时,美军第1陆战师担负美军西线主攻,从柳潭里向西推进,第7步兵师一个加强营担负该师西翼掩护,美国第3步兵师。 而第9兵团既有志愿军应争取在一个月内,东西两线各打一两个仗,歼敌七八个团的决心,更要接受国内红太阳的命令。早在10月31日,他亲自电令第9兵团司令宋时轮,要求该部消灭韩首都师、韩第3师,美第1陆战师和美第7师。 可能,红太阳当年考虑的是一战即拿下元山,一劳永逸在东线占据主动。

是役,志愿军官兵在苦寒、风雪中,展开了以血海对火海的突击——著名战斗英雄杨根思,以及更多的无名战士在这次火力悬殊的野战中牺牲。对长津湖战役,很多人写作了多种包围、突围的过程,本篇不做赘述。至于长津湖战役谁胜谁败,战后,各种视觉总可以得出各种结论。

今天到此,后面我将继续在战争角度诠释我理解的长津湖战役,敬请关注。

相关文章

  • 橡树 | 长津湖战役,耐人寻味的朝鲜战争的片段

    原创: 橡树 流浪的橡树 朝鲜战争的长津湖战役,是朝鲜战争史非常引人关注的标...

  • 橡树 | 长津湖战役——朝鲜战争全面化的一战

    文前闲话: 接上集《长津湖战役,耐人寻味的朝鲜战争的片段》继续长津湖的故事。 现代军队战斗力最根本基础是文化和耳聪...

  • 再现《长津湖》

    长津湖战役是宋时轮将军一生中最艰难的战役之一,用他的话说:长津湖战役比长征还艰难!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

  • 电影《长津湖》,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故事

    电影《长津湖》。 战役简介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 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后...

  • 《观长津湖》有感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重要战役。电影《长津湖》用3个小时的时长,讲述了...

  • 《长津湖》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 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

  • 长津湖战役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 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艰...

  • 观《长津湖》

    2021.10.2 周六 晴 今天与女儿一起去看电影《长津湖》。《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

  • 长津湖

    冰雪长津湖讲的是抗美援朝的故事,讲述了在长津湖战役的时候一个志愿军连在冰天雪地之下依旧镇守阵地,为长津湖战役做出了...

  • 推荐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

    《长津湖之水门桥》讲的就是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中在水门桥-一个小片段故事,这个桥的跨度达8.8米,实际情况来说,他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橡树 | 长津湖战役,耐人寻味的朝鲜战争的片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zcs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