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看天好蓝!
还不赶紧回家写作业!
妈妈,我今天运动会跑步得了第一名!
太好了,写完作业再说。
孩子兴致勃勃的想告诉你学校发生的有趣的事,而你一句快写作业,把孩子的兴奋堵了回去;
孩子跟其他小朋友闹别扭,哭丧着脸,给你说他的委屈,而你听到一半,就开始给他讲道理,做评价;
而现在孩子什么都不说时,我们又责怪
孩子越大,我们越不了解他了,我们彼此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为什么孩子不愿跟我们说了呢?
因为他想说的时候,我们没认真听。
孩子想要的是妈妈的理解和安慰,而我们给的永远是大道理,孩子想要和妈妈分享学校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而我们最关注的却是上课有没认真听讲。我们都爱自己的孩子,可慢慢地孩子却不愿和我们交流,不愿沟通,为什么?因为他得不到他想要的反馈,而我们却则责怪孩子越大越不懂事。
生活中类似的事比比皆是。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或许是我们还没学会真正地倾听孩子。我们总是迫不及待地要把我们认为正确的观点强加于孩子,急于告诉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却忽略了孩子内心真正渴求的东西——被理解和支持。当你认真的去听孩子的表达,哪怕是孩子的哭闹,那么孩子就会有处理负面情绪的时间。孩子是很容易变现自己的内心世界的,他们生气的时候会发脾气,害怕的时候会发抖,伤心的时候会大哭,这都是消除情绪的自然过程。孩子的这些情绪就好比他们身上背着的多余负担,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注意力。如果能帮他们甩掉这些负担,他们就会重新恢复活力、自信、安全感并且能增加你们彼此的情感链接。倾听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
那么孩子有情绪时,该怎样倾听呢?
孩子和你分享快乐时的倾听
朋友的女儿已经上大学了,女儿初中时,曾经有一段时间跟她交流非常少,幸好她及时意识到了问题,及时调整,跟女儿的关系逐步改善,后来越来越好,女儿的很多秘密都跟妈妈分享。她的女儿问过她:“你知道为什么我以前不愿意告诉你很多事?”“为什么?”她女儿说:“因为当时你只关注我的学习,我跟你分享我喜欢的小说,你关心的是我看小说的时间从何而来。”孩子愿意跟我们分享他的快乐,可往往当孩子分享时我们的关注点却跟孩子不在同一点。我们的反馈也往往是孩子不愿听到的。所以会使他们渐渐失去跟我们交流的愿望。孩子开心时,我们认真的倾听,并和他一起开心。这样孩子才能真正感到我们对她的爱。
孩子抱怨时的倾听
第一,孩子哭泣时倾听。
孩子经常会为一点点小事哭泣,弄坏了玩具,丢了铅笔,不会做的题目......在这个时候只要我们在旁边陪着他,倾听,不要打断他,还可以搂搂他。慢慢的他就能停止哭泣,然后他会向你诉说他的委屈。因为,哭泣能愈合创伤。哭泣是自然的康复过程,当你陪在身边,他会感到在困难时有妈妈的理解和关心。当烦恼过后,他就会很快恢复。我儿子小时候也会经常哭,每次哭的时候我都会陪着他,我会问他,希不希望妈妈抱着你,他如果说是,我就会抱着他。再大些我发现他的情绪调节能力就很强,哭后他能很快获得活力。儿子给我的反馈就是,我对他最大的理解就是允许他哭。
第二,孩子愤怒或者发脾气时的倾听。
孩子会因为没得到想要的玩具愤怒而发脾气,因为不允许打游戏愤怒而发脾气。这时怎么办呢?可以先把孩子带到一个安静的地方,然后允许他发脾气。平静的告诉他,你可以发脾气,妈妈在这等你。愤怒的孩子看起来是很厉害,其实他们内心是恐惧和伤心的。他们除了发脾气,别无其他选择。如果他们拳打脚踢,要伤到亲近的人。你可以温柔而坚定地搂住或抱住他,以免他伤害到自己或者其他人。一定要克制住自己说教或训斥的欲望。给孩子予温暖,继续倾听。当他平静之后再跟他讨论背后的原因。
你可能会想,我这样允许他肆意的骂人,发脾气不是在纵容他吗?
不是的,因为孩子在这样做的时候,是他在处理他负面情绪的一种方式。当一次次被倾听后,孩子有了被尊重,被理解和被支持,孩子才慢慢有其他更成熟的处理负面情绪的方法。在孩子表露情绪的这个过程中,你所做的就是允许他表露,同时给予他关注和爱,不要被他的情绪所淹没,和他一起努力。因为你和孩子共同的目标是消灭那些负面情绪。
每个孩子都是积极地,他们愿意做一个好孩子。只有当我们积极地倾听他,他才会有被理解被关注的感受,他才会更加积极地去探索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