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林文采博士亲子导师班体会

林文采博士亲子导师班体会

作者: 潇仪2008 | 来源:发表于2020-01-07 15:10 被阅读0次

亲子导师班前三天体会:

令人兴奋又忐忑的亲子导师班目前已经进行了三天,一如既往的林老师的课总是有彩蛋,总是有惊喜,总是有意外的收获。此刻内在有很多词的涌现:

1.感动、被信任,责任感。林老师开场说,你们是我的半个梦想。希望我们大家一起来努力,为中国的家庭做一些事情。听到这句话,我内心满满的感动和被信任的自豪,半个梦想啊,如果更多孩子的天性都能得以绽放,更多的家庭都能幸福和谐,更多的人都能给自己和他人心理营养,那是多么美好的画面。想到老师10多年前只身一人来到中国,从一个人,一小群人开始做起,一点一点地传播,到今天这么多的人发自内心的追随老师去学习去成长去传播,我看到了老师的信心和老师的决心。每每想起这个时候就给自己增加了一份信心。

2.模式的觉察:虽然第一天的学习后,决定上台只针对一个点讲透,但是真正上台后熟悉的模式就出来了:我总想面面俱到,我总想完美呈现,我总想按照计划。在这次的体验中,我觉察我要多练习抓重点,要学会在有限里取舍。

3.关于“在当下”。王炜老师的呈现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让我感受到她在当下的同时又牢牢掌控着自己的思路。当她在当下跟自己很好的连接时,就自然能够跟在场的每一个人非常好的连接。当导师能够跟在场的人连接的时候整个场的能量就流动起来了。这样的分享,这样的传递才是有效的。我理解的当下,就是跟自己当下每个感受,每个想法,跟自己整个人完整在一起。

4.关于“每个知识点的核心重点”。这次特别大的一个学习就是真的要非常清楚每一个知识点里面的核心重点。林老师在点评的时候,从为什么要设计这个主题,到她是如何呈现这个主题的,如何环环相扣每个知识点的,到最后引出来关于这一小节的核心重点是什么?这样的一个呈现就好像把我从冰山的表层拉去了看冰山的整个脉络,一下子就清晰了。在分享传播的时候一定要把重点理解的很清楚,这样的话就不会让家长有误解,不会把家长带偏。

5.关于“对象感”。剑飞老师点评时提出作为导师要有“对象感”,要看到对面的人要听什么,需要怎么样的方式来传递,而林老师在示范的过程中,让我充分感受到了什么是“对象感”。在示范给孩子做“EQ”游戏的时候,林老师瞬间就转换了自己的角色,在非常轻松愉快的氛围里,专业地带领了一个情绪管理游戏,同时又能够将有关情绪管理的理念做法自然渗透在游戏过程中。

6.关于“练习和运用”。老师的每个知识点都价值“百万”。毫不夸张!老师说她每次面试都是能够顺利通过的,因为她懂得如何沟通,而且老师还亲自花时间精力去实验自己的理论,而发现“沟通的层次”在人际交往里真的是非常有效的。这次是我第四次听老师讲这个“沟通的层次”,我发现我这次才深入冰山感受到核心。原来以前我只是在头脑层面的深刻理解与记忆,缺乏生活中的积极练习与运用,所以有时候无法取得有效沟通,尤其在和领导沟通的时候总觉得有障碍,我想接下来我要带着“沟通的层次”这个环,走向每个我想走进的人,然后把这个环,一个一个地解锁。

7.“关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次学习以及这几天看老师131问答音频时,发现很多知识点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以前是割裂开来学习的,接下来要把知识点之间的脉络联系梳理清楚,通过问答,看到老师的思路和宗旨,真的是越看越兴奋。

8.“宝藏女孩”!最后我想说林老师真的是“宝藏女孩”,越看越喜欢,越挖越有宝,越靠近越被吸引,越在一起越觉得自己也是一块宝。

9.“对剑飞老师的学习”。我之前上过剑飞老师的技能课,感受到剑飞老师的专业水平之高,此次作为林老师邀请的点评导师以及导师班助理,看到剑飞老师在点评时真的是知识面广泛,又恰到好处看到每个人的特点以及成长点。同时作为助理他又自然地做着一些会议事务性工作,布置订餐发通知泡茶洗杯子,自然享受当下毫无违和感。这些都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与学习,作为一个“人”如何去生活。

感恩林老师,感恩剑飞老师,感恩同学们每天每晚的相伴学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林文采博士亲子导师班体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gr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