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不是你的人脉

作者: 剽悍一只猫 | 来源:发表于2016-07-27 15:14 被阅读6503次
我才不是你的人脉

1

晚上收到一条微信消息:“清理一下人脉,看看谁好心让我常住朋友圈。”

消息来自一个并不相熟的女生,我得感谢她,这条消息让我开启了对人脉这个词的思考。

我觉得并不是加了好友,对方就成了你的人脉资源,真正有效的人脉,应该是当你需要的时候,这些人愿意出手,不管是出于感情还是价值交换,抑或是其他原因。

2

这种关系要靠谱,首先,彼此之间得有基本的认识,我们不太会去跟一个缺乏了解的人做生意,更不会轻易接受一个陌生人的馈赠。

有好多人加了微信之后,加了也就加了,也不打声招呼,也不好好地介绍一下自己,这是非常不科学的。

关于自我介绍,我认为最起码得包含这三个部分:

我是谁,我在做什么,我能提供什么。

更高级点的,讲讲你们之间的机缘,如何得知对方,表达下各种感情,比如仰慕。懂事的,还会在结尾加个祝福。

3

上面说的是第一步,然后呢?如果你确实是个很牛叉的人,别人知道你有价值可以交换,你要获取资源,获得别人的帮助,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但我们大多数人并不是,那该怎么办?其实很简单:

惦记对方,用对方能感受到的方式。

人都需要存在感,当你觉得某个人心里压根就没有你,做啥事儿都想不到你,你会怎么对他?

下面,我们来看两个故事。

4

小张非常喜欢一位作家,于是隔一段时间就给这位作家发邮件,邮件内容包括作家已出版图书的书评,公众号文章的读后感,还有一些非常中肯的建议。

作家终于“受不了了”,把她的个人微信号发给了小张。

加到偶像微信以后,小张并没有经常在微信上打扰这位作家,而是坚持发邮件。

有一次,作家主动在微信上找到小张,跟她说,你的书评写这么好,要不我给你介绍几个编辑吧,你可以有偿给他们写书评。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后来,小张还成了作家的助理。

5

谢叔初中毕业以后就在广东打工,二十出头就已经在一个不错的服装厂里面担任主管了,还带出去一大批老乡在厂里挣钱。

他有一个习惯,每次回老家,都会带一些土特产(老乡回家的时候,他也会让人捎带),然后给厂长送过去。

他送的那些土特产并不值钱,都是红薯干,腊豆腐干之类的土货,而且,他从来不向厂长提出任何请求。

此后,不管他在哪个地方上班,他都保持着这个习惯。加上他这个人为人真诚,办事也挺靠谱,他总是能比其他老乡混得好很多。

6

他们都在用各自的方式来让别人知道,他们心里是装着别人的,惦记着别人的。

生活中还有另外一些人,他们也是会惦记着别人,不过,他们惦记的是能从别人那里获得什么好处。

在向别人求助的时候,也不会想一想,咦,之前我有没有给这个人做过什么,或者是,我现在能为他做点什么?

他们会一次又一次理直气壮地找人帮忙,他们会跟人吹牛我跟谁谁谁认识,他还帮我做过啥事儿。

对这种人,我想说一句话:

你真美,想得美!

7

价值交换在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但并不是说你不能给对方提供对等的价值,就不能好好做朋友。

之前我在文章里写过,没钱花,你可以花心思。在这里也是一样,没对等的价值可以提供,你就多惦记别人,用合理的方式,让别人知道你在惦记他,你心里有他。

如果没有惦记,就算是曾经的老朋友,最终也可能会沦为熟悉的陌生人。


剽悍一只猫原创文章,欢迎分享到你的朋友圈。公众号或微博转载请通过简信联系作者本人获得授权。欢迎诸位关注我的简书账号哟。

相关文章

  • 我才不是你的人脉

    1 晚上收到一条微信消息:“清理一下人脉,看看谁好心让我常住朋友圈。” 消息来自一个并不相熟的女生,我得感谢她,这...

  • 办公室哲学(211)要为学问奋斗,而不是为人脉奋斗

    要为学问奋斗,而不是为人脉奋斗。 所谓人脉,只有你有利用价值,人脉才回来。 所以,你要提升自己,完善自己,人脉自己...

  • 【格格读书成长营】链接力课程感悟

    那些能帮到你的人,不是人脉。 只有那些你能帮到的人,才是你的人脉 健康的人脉是双方共赢的,而不是单方的消耗。 我曾...

  • 珍惜每个能搭建人脉的机会

    “人脉不是你认为有用的人才是人脉,眼前没有对你没用的人,就不是人脉。” 对于这个观点,我以前并没有引起重视,有些人...

  • 所谓人脉

    《小欢喜》里,有句话,我特别赞同:“什么是人脉?人脉不是说你认识多少人,而是多少人认识你;人脉不是说你发出去多少张...

  • 如何正确抱大腿

    两年前我写了一篇关于人脉的文章,我当时说“ 那些能帮到你的人,不是你的人脉,只有那些你能帮到的人,才是你的人脉。”...

  • 倒计时240

    人脉 人脉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有多少人认识你。关键有多少人认可你! 人脉不是你和多少人打...

  • 这就是所谓的人脉

    人脉不是你利用多少人,而是你帮助多少人;人脉不是多少人在面前吹捧你,而是多少人在背后称赞你;人脉不是辉煌时多...

  • 人脉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话:人脉网是这个时代最大的鸡汤,你的人脉不是因你努力结交而得,而是因你的强大,对别人有价值,才产...

  • 2017-03-19

    因为你不够优秀,人脉才值钱.

网友评论

  • 我是语果:猫哥的文章喜欢看,快被我看光了,文章短小精炼,道理直触我心。很实用。我喜欢你这样的写文风格,我也在努力研究中,希望我可以像你这样写的越来越好。就是好久不更新,快断粮了…
  • 就叫废柴少女不改了:对滴,人心换人心。
  • 水悠寒ni:现在有很多人喜欢在群里加你,然后啥也不说,翻开她朋友圈一看,全是微商
  • 柒月兮:我很想知道 不联系却要加好友 然后无交流 是为的什么
  • 凯东:先思考自己能够为大家提供什么。
  • abd13273f06a:有些礼貌,应该尽到。我在这方面,做的真的不好,以后要慢慢反思。
  • 991b8c64c02c:真正的人脉,绝对不是一味的从对方身上索取,而是多想想自己能为对方提供什么价值。即使暂时没有对等的价值可以提供,就多惦记别人,用合理的方式,让别人知道你在惦记他,你心里有他。
    哇,受教啦 :smile:
  • 暖暖乐:我是谁,我在做什么,我能提供什么。
  • 一米Sunny:这篇文章引起了我的思考,我们大多数都不会无缘无故的接受一个陌生人,所以有了猫群的入群申请。而是应该积极主动的做自我介绍,让他人了解你,认识你,才有进一步了解的可能。认识不是目的,要有有效沟通和链接,还得心里装着别人,懂得感恩,也是猫老师一直践行的。谢谢猫老师
  • 叶塞尼娅:哈哈,据我得知:心里能承载别人的,什么时候都记得别人的好处,心里只有自己的,心里常想我自己都过不好哪有功夫照顾别人?!
  • 玲歌:要学会懂得科学地高级地与人搭讪。希望自己以后做得更好。 谢猫爷~
  • dd195fb1debe:从标题到结尾,无原因的,就是让人喜欢!
  • 马铃薯蜀黍:猫哥 为啥你总有故事
  • f8673d5fa714:是对的,可是有时候就是懒于去做那个主动联系别人的人:pensive:
  • 5a35156f18a1:关注猫老大很少回复,所以和猫老大没有联系。以后要多回复呢
  • 83f74ecb50e9:作为简书新手,看完猫老师的几篇文章,收获颇丰!这种123的排版和段落,简直是阅读上的享受。
  • 筱筱的我:猫老师,向你学习!
  • 1df6352d2d99:确实,人不应该只有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才想到他人。感情也是需要经营维护的 。
  • ded67387f9ab:道理说的很透彻
  • 我是能量ki:猫老师说的棒棒的
  • 冷彦辰_L:人脉存在于对等的前提下,不仅是知道、见过一面,需要有共同的话题、彼此有过较深的联系,能站在资源或能力对等的情况下,人脉一般才能维持的更久。
  • 2c7c0aaca4d5:《简书》里好多签约作家都会讨论“人脉”这词。看到现在,我觉得人脉更多的像是一种你来我往的交换,这种交换可能是两人之间的人情偿还,也可能是特殊情况下的利益补偿。想到得到贵人相助的前提是你达到了贵人心中愿意助人的标准。
  • 刺儿蔷薇:猫老师,我对您又有感而发了一篇哈http://www.jianshu.com/p/41ddddf86476
  • 虫儿姐:让我静悄悄的在猫子这里哭会。
  • 蹒跚学步:看完后,思绪不断涌现,真的好喜欢猫老师的文章
  • 487433aa3bb9:多谢作者分享的相处之道
  • 娜娜cai:猫老师的文章接地气,不飘忽,有味道,大大的赞
  • b8870e9aeb94:成为别人生命里的加号
  • 叮当_蘭:跟着老猫,每天都能量满满!
  • 4cebcb2ab935:结文最后一句,切中要害!其实我们大家都需要存在感,只是会或者不会。受教了!
  • fde5c62d2e14:大局观下的生活,用个人道德观去培养人脉。
  • 丹顶鹤的日记本:我会把“交换”这个概念放在心里,不期待不劳而获。
  • 当青春逆着阳光:感觉意犹未尽,作者写的少了
  • 堇荼尧:看了这篇文章,想问猫老师的邮箱号是多少😂
  • 心有萌虎:结果这篇文章发布了之后,猫叔每天都会收到各种评论和建议:relieved:
  • 陌生小姐:爱人要经常呵护,家人要经常陪伴,朋友要经常关心,同事要经常聊天。感情,多联络才长久
  • 1e7d42911722:喵叔万岁\(≧▽≦)/
  • 疯子范:突然间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尤其是最后一句“如果没有惦记,就算是曾经的老朋友,最终也可能会沦为熟悉的陌生人。”看完非常有感触。我这个人比较喜欢安静,怎么说呢,就是是比较少,很没有特色的一个人,对于朋友,有时候可能不会经常联系,但是属于那种朋友有事找我我肯定会帮忙的,但是也许是我的方法不对,有时候感觉自己和朋友不经常联系,除了几个要好的,别的人都会比较陌生。我不知道自己做的究竟是对或者不对,在这方面我真的没有什么“天赋”。
    么么兜:@疯子范 我也是这样:cold_sweat:但是真的不适合热闹、天天约朋友出去玩。感觉自己待着有更多乐趣
  • 8e30715c515b:突然间就醒悟了一点
  • 傲邪云:把这篇文章发给微信上那些不认识的天天让我点赞,发红包考验我的,给她家孩子投票的,动不动就让我去听讲座的,(⊙o⊙)…我微信上都是些什么人啊。。。。
    秋来雁南飞:@傲邪云 我也准备这么做,天天求点赞,我也晕了
  • 芥蓝若梦:确实如此
  • 劣子:“抑或是其他原因”中的“抑”应改为“亦”。
    江蓝蓝:@剽悍一只猫 长见识了
    剽悍一只猫:@剽悍一只猫 2007年的《牛城晚报》 也有相关内容,复制粘贴如下:

    “抑或”:抑,作连词时,表示选择,相当于“或是”、“还是”。如:行期定否?本月抑出月?抑与表示选择的“或”连成词“抑或”,仍然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还是”、“或是”。如:不知道他们是赞成,抑或是反对。

      “亦”,表示“也(同样)”或“也是”的意思。如果与“或”连成词“亦或”又能表示什么意思呢?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抑或”而无“亦或”的词条。
    剽悍一只猫:@劣子 嘿 你好 这是我在百度找到的一段文字:

    据《咬文嚼字》2008年第9期曹志彪先生考证,在清代作品中可以找到“抑或”的用例。在“抑或”出现之前,“抑”和“或”表示选择关系连词是分别单独使用的。如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欧阳修《伶官传序》:“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难道是因为得天下难而失天下容易吗?还是探究他的成败过程都出自人为的原因呢?)在现代汉语中,“抑或”连用,属于同义复用,符合现代汉语双音词产生的一般规律,业已成为现代汉语中一个带有文言色彩的虚词。但“亦或”没有这样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它不是一个固定搭配,不可以表示选择关系。“抑或”收入了《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新华词典》,“亦或”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则没有一席之地。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注明是书面色彩的词语,词性是连词,表示选择关系。也就是说,在现代汉语中,只有“抑或”,没有“亦或”这个词。简言之,在现代白话文中出现的“亦或”,通通应当改为“抑或”。
  • 富姐姐:一直惦记着猫老师呢。看猫老师的文章总有不一样的收获:blush:
  • a392df9f099a:确实如此~
  • 摘月亮:所言极是,人心自有一把秤。
    我很感谢您,因为6月份在您的文章里知道了简书,知道了彭小六。

本文标题:我才不是你的人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gmo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