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育常识》第39天

作者: N1252杨红梅 | 来源:发表于2019-10-18 23:45 被阅读0次

        让教育回到常识,以常识作为教育的基础和起点。之所以倡导教育常识,是因为那些遍布世界的令人心痛的教育,几乎都与对常识的遗忘、对常识的违背和扭曲有着或明或暗的关联。

        今天阅读了第六章  教师常识做享受职业尊严和欢乐的创造者  第37节  做现实的教育理想主义者

        李教授所谈的理想情怀引起了我的共鸣。四十不惑,虽已年过40,经历过一些磨难,也有一些收获,留下太多遗憾,发生过一些变化,但从教23年来,唯一不变的是我的理想情怀,是对教育的热忱与追求。

      我也时常被这样的情怀所感动:

      人是缺乏逻辑,不讲道理的,但还是要爱他们。

      做好事,别人会说你动机不纯,但还是要做好事。

      成功带来敌人,但还是要成功。

      坦诚让你受到伤害,但还是要坦诚。

      建设是脆弱的,但还是建设。

      你帮助的人会攻击你,但还是要帮助他们。

      君子会被小人击倒,但还是要做君子。

      这并非说明我多么高尚,更不说明我已做到,只是因为我从事的教育这一事业的性质使然。教育是一个由"理想"牵引的事业,理想总是面对未来的理想,而教育始终是面向未来的,为未来更完善的个体生命更幸福的生活,而教育为未来更美好的社会而教育。

      理想的特质,是对现实的超越,它总是先以与并高于现实。

      平民教育家晏阳初的理想教育是,为了让人们有免于无知的自由而教育。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教育者选择"为现实的教育":为生计的教育,为分数的教育,为升学率的教育,为荣誉的教育。仙基本上属于外在的教育目的教育需要理想,但教育世界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世界,他总是在现实生活中的教育,涉及到人的种种现实诉求。但这并非是教育可以无视理想的理由,如果一个人只顾眼前,那就很可能意味着他的一生只有眼前,没有未来。

      叶澜提出做一个"现实教育理想主义者",把眼光从遥远的天际拉回扎根现实,提出自己的教育理想。理解现实,尊重现实的同时,又不屈从于现实,抱怨现实。周遭充满了对教育现实的抱怨和批评,站满了指手画脚,冷眼旁观的教育看客和教育批评家。但我们一定要置身于教育现场和教育工地的教育建筑师,一个现实教育理想主义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教育常识》第39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kfg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