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科学构建校园心理健康文化——专家教师培训

科学构建校园心理健康文化——专家教师培训

作者: 你最美2019 | 来源:发表于2020-06-15 14:19 被阅读0次

近日,华美心理健康文化建设系列讲座——公益课堂第二期《校园心理健康文化建设》如期举行,学校特邀精神医学主任医师、深圳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陶林老师为全体教师开展培训活动,本期培训主题重点围绕校园心理健康文化建设展开。

本次讲座内容要点:

一、心理健康文化导向的意义

二、全员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

三、以积极心理学为文化导向

四、整体化全方位的校园文化

01

心理健康文化导向的意义

培养健全人格是长期工作,为社会和家庭培养健康人;预防寻短见是临时应急工作,预防寻短见不能成常规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为主,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互补,心理健康文化是一个完整体系——教育测验辅导咨询和渗透教育心理、发展心理与健康心理的整合模式。

02

全员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

1

全校师生和校内所有人员的教育,不留短板。

2

全体教职员工统一认识和实施心理健康理念。

3

共同打造学校心理健康文化影响社会和家庭。

4

心理健康文化模式要成为学校特色之中亮点。

03

以积极心理学为文化导向

精神分析主要用于心理治疗,行为医学主要用于品行矫正,正性强化与负性强化的教育,危机干预主要用于事故前后,积极心理学是培养健全人格,培养健全人格就是预防教育,健全人格能够贡献社会,培养身心健康品学兼优的学生是学校任务。

就像生涯规划一样,我校的学生可能会从更理想的起点开始,比如自我实现开始。教育要做到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人本主义大师罗杰斯说:治疗师将来访者看成有价值和能力的人,只是他们在个性发展中需要帮助。陶老师和全校老师分享了他在沙窝中学支教的一段经历,是如何和全校的几位调皮捣蛋的学生来相处的。从只喜欢游戏机、喜欢飙车、喜欢打球、父母离异、学习成绩下降到转变观念,养成习惯。“我们必须从现在做起,我们是学校的主人,要爱护我们的校园”。陶老师正是运用了人本主义的治疗核心,让学生作为学校的主人,自己来制定参与学校管理规则。

陶老师强调,积极心理学中的正向强化是教育的关键。马斯洛1954年著《动机与人格》最后一章是《走向正向的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积极心理学的先驱。

积极心理学三个主要研究范畴

1

积极经验( positive experience):研究主观幸福感,乐观、快乐等,积极情绪对人的健康和生活的助益。

2

积极人格(positive personality):身心功能健康发展,适应良好的个性特质,并将个性特质视为优势,发挥个人优势。(扬长避短)

3

积极社区与机构:从高度和广度考量个人积极情绪体验和优势发挥的社会脉络与机构,支持机构所应提供的条件与环境。

积极心理学三个特点

1、用实证科学研究:

(1)积极的主观体验;

(2)个人优势;

(3)机构组织

2、预防胜于治疗:

(1)快乐人生

(2)美好人生

(3)意义人生

3、摒弃陈旧改正缺点模式:

(1)幸福治疗

(2)希望治疗

(3)生活质量治疗

04

整体化全方位的校园文化

通过构建教师心理文化、 教学心理文化、 学生心理文化、 咨询心理文化、 宿舍心理文化、 食堂心理文化、 校园心理文化,实现华美校园心理健康文化的全方位提升。

这是一份奉献给全校师生的礼物!这是一份奉献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礼物!让呵护与关爱在华美蔓延,让每个心灵在这个特别的时期,继续绽放光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科学构建校园心理健康文化——专家教师培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lnc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