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以后家人会开始操心,隔几天就要问为什么没人喜欢你啊。已婚的同事也常常说你这个年龄再不谈恋爱就晚了,赶紧找个差不多的谈两年就可以结婚了,二十八九岁结婚生子才行,女生过了三十岁就很难找到合适的了,会被嫌弃年纪大了生孩子不好等等。
老实讲,虽然都是善意的话,但听来真的很刺耳,女生的人生成败与否真的只看是不是结婚吗?过了30岁的女生就该被认为失去价值了,要被人挑三拣四、指手画脚吗?
你的人生成功与否要依靠结婚这件事来做基准?
最近播出的日剧《成人高校》,故事设定是受日本社会“少子化”现状日益严峻的影响,国家出台了第二次义务教育,大龄无恋爱经验的国民被强制入学学习如何与异性交往。男主人公英人,作为东大毕业的银行精英,明明是个成功人士却被入学,要接受24岁已经有5个孩子的班主任和娶了美女并有5个情人的秃顶副班主任的教导与嘲讽。
听起来很可笑对吧,但是现实中就是这样,上学时你学习成绩优异考进名牌大学,就可以是别人口中小孩子学习的典范,但是毕业多年仍没有恋爱结婚,那么无论你事业上如何风生水起,别人家父母都能人前人后奚落你一番:“小时候成绩好现在进大公司工作有什么用啊,连个对象都找不到。”
最后也许连父母都要羡慕别人,“人家女儿初中毕业,20岁前就结婚生子了,现在父母也不用操心,哪像你,这么大年纪了我们都丢不开手。”当初要你努力上进好好学习的是他们,最后嫌弃你上学上到一把年纪还是单身狗的也是他们。前些时候的新闻,名校毕业月薪两三万的女孩子,因为单身在家一直被父母责骂羞辱,最后跳楼自杀。
处处都是压力,甚至自己都快相信他们是对的,开始自怜自艾。日剧《东京白日梦女》中的女主伦子,面对30岁仍是单身的现状借酒浇愁,满心悔恨:“是谁把我变成这样30多岁的大龄剩女的?是我自己啊,真希望从二十岁开始重来一遍,但是时间无法倒流啊。”
那么时间倒流她要怎么做?接受那个自己不喜欢的前辈的告白,将就着谈一场恋爱,然后结婚生子,过上和自己所期望的不同的生活?其实这比变成30岁单身女青年更需要勇气,放弃自己所有的梦想期望,开始另一种对自己来说索然无趣的生活太艰难了,也许会更痛苦,内心的压抑难受会比外来的压力更让人绝望。
可是人生分明是我们自己的,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己做决定,为什么要让别人来定义我们的人生?对错都是我自己的决断,如果自己愿意承担自己所做决定的后果,为什么要跟着别人的想法去走。成功这件事本来就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有人觉得位高权重是成功,也有人觉得财力雄厚是成功,也会有人觉得平淡的小生活是自己的成功,为什么一定要以个人的眼光来界定这件事,我们无权去议论别人的选择,别人也无权置喙干涉我们的选择才对。
真的要接受别人的意见选择一个可以将就一起生活的人步入婚姻?那么可能得先讨论一个问题,到了30岁,结婚这件事到底是为了和喜欢的人在一起,还是只是为了迎合旁人的眼光?
“30岁之前结婚就算幸福”,这是旁人下的定义。年轻的时候我们从来不会这样想,可是到了特定的年龄之后在周围人的洗脑下也许就逐渐接受了。但为什么要用年龄来划分?我们到底是被什么束缚着?世上的价值观?周遭人的看法?还是旁人对女性幸福的定义?
结婚是一件那么重要的事情吗?非做不可吗?
并非每个人都有那份幸运,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共度一生,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妥协,妥协之后也许也可以获得幸福,但是为什么要要求所有人都去妥协?有人走这条路,也会有人走另一条路,为什么这条路就是对的,别的就是错的?
跟着自己的步调走,不要因为旁人的眼光而催促追赶自己,无论是遇到合适的人选择结婚,还是有一个可以将就过日子的人,这个决定都应当是自己来做,而不是让别人决定。结婚并不是非做不可,可以为之去努力,但但不要为之舍弃自己人生的决定权。所谓成年人,是能自己负起自己责任的人。幸福也好,不幸福也罢,都是自己的责任,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好了,因为那是你自己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