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几天,朋友和我说她想开始健身。她说在网上看到很多身材很好的女孩,她想像那些女孩一样漂亮有气质。
为了开始健身,她办了健身卡,买了几套健身服,还找了私教。她把所有的一切都准备齐全了。可没上几天课,她就放弃了,变得还是和从前一样。
我问她为什么没坚持下去,实现自己当初定下的目标,她每次回复我的答案都差不多:
“我上班那么忙,到家都快八点了,也没有时间健身啊。”
“我今天又有个聚会,朋友都在等我,明天再说吧。”
“你又不是不了解我,我有拖延症啊。”
每次听到她说这些话,我都会想起小时候放假的日子。
整个假期都在玩,就是不想做作业,总是想着还有很多时间写,每次都是直到拖到快开学的前一天,才疯狂地熬夜补作业。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习惯性地拖延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常态。
想做的,不想做的我们都会习惯性地往后拖。我们也知道这样不好,而且备受这种拖延所困扰,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那我们为什么会拖延,又该怎么做才能摆脱拖延症?

2.
习惯性拖延背后的两种心理原因:
1.完美主义作祟
每个人都想要自由的时间,他们认为,上班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如果有时间,他们一定会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作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做真正的自己。
可一切真的是这样吗?
每天空闲的时间完全没有被好好利用,玩会游戏,刷刷抖音,再吃顿饭,时间就在不知不觉间过去了。
我曾经有一个同事,领导让他交一份行业报告,他会把这个行业的内容资料全找出来,花很多时间筛选有用的信息。
可他就是不开始写,一会浏览下新闻,一会和同事闲聊一会,觉得自己还有大把时间。总说自己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拖到最后快要交的时候,压力也会变得非常大,为了赶时间,还加了好几次班才急忙写完。
最后他的报告质量也不尽人意,反而也耽误了工作效率。
他们做事前必须等到万事俱备才开始,完美主义者要求自己做任何事都要最好,不能接受事情有一点的瑕疵。
在马东的《好好说话》一书中提到:拖延者往往追求完美、害怕失败,也因此对即将到来的任务产生焦虑,为了缓解这种焦虑,只好一拖再拖、逃避问题。

2.你对事情的负面认知太多
很多人在做一件事时,脑海里会有各种杂念。你的潜意识里一直在筛选并关注那些会让你烦心的事情,从而使你的意识对现实的理解有了误差。
也就是说,你的意识一直在和那些坏事打交道,你一直在想你做不到这件事,这件事不会有好结果的,或者是你认为你根本不可能学会某项技能。
比如说写作。现在很多人都知道写作的重要性,也很想学习写作开拓副业。然而很多人在动笔前就会想东想西。
每次想写点东西,就总是会担心自己写的不好,或者认为自己没有文采,要不就认为自己写的东西不会有人看,出不了名。
因为有这些担忧,认为自己做不成这件事,就开始无限期地拖延时间,直到最后否定自己,对自己说自己不是这块料。
这种“认知错误→沮丧焦虑→拖延时间→事情失败→自我否定→更加拖延”的恶性循环怪圈会一次次地反复,直到彻底打垮自己。
实际上,道路是摸索出来的,灵感是写出来的。想学会写作,最好的办法就是排除杂念,开始动手写。有了这个开始才能进步。
精力是有限的,过多的负面认知会消耗你的能量。等你真正想做事的时候,会没有精力去认真做事。
3.
缓解习惯性拖延的三个办法:
01.设立可拆解的目标,把大目标拆分为小目标
我在写文章的时候,发现要写一篇很长的文章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而且还要在浩如烟海的信息里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真是想到就犯愁。甚至一度想要放弃做这件事。
可如果把写文章这件事拆分出来,把大目标拆分为若干个小目标逐一完成,就会觉得简单得多。
首先,我可以先把文章的大纲列出来,把想到的话写出来,再依次找各个小标题的素材,最后检查一下逻辑顺序,补充观点。
不去想最后的结果,只是依次完成每个小目标,最后我也可以很轻松地写完一篇文章。
再比如说,我想在一个月内认全常用单词,并且熟练使用这些单词造句。那我就可以设定每天必须背完二十个专题单词,并且对着二十个单词展开联想,试着写个小短文故事。
每天完成既定的目标,坚持一个月下来,也可以记住六百个单词,写了三十篇短文。
人都是有畏难心理的,把大目标拆分为小目标会更容易做到。要知道,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02.每天先做最重要的事情
我们都听说过二八法则。其实,我们每天想做的事情有很多。而这些事情里可能只有百分之二十才是对我们最重要的,其余的大部分事情都是琐事。
博恩·崔西说过:最糟糕的时间使用方法,就是将毫无意义的事情做得十分圆满。
回想一下,你是不是将大部分的时间拖延浪费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
所以,你可以在每天早上起来,不要玩手机,先做那些对你而言最重要的事情。
作家亦舒每天坚持早上五点起床开始写作,几十年来笔耕不辍,她从来没有拖延的时候。
她说她很享受每天早上集中精力写作,这样白天就可以放松自己去和朋友聚会,也不会有没做完事情的负罪感。
经常在早上做最重要的事,锻炼自己的专注力,会在日积月累中改掉自己拖延的习惯,拥有良好的生活方式。

03.转换思维方式,学会放空自己
很多人明明有很多事要去做,却总是一刷手机就停不下来。
总是对自己过五分钟就放下手机,不玩游戏了。可就是做不到。结果越玩心情越糟糕,最后安慰自己今天心情不好,算了,明天再开始做事。
你摆脱不了手机是因为你已经进入了玩手机的状态,遇到这种事,最好的办法就是停下来,试着放空自己,向户外走走看看。
从原来的磁场中脱离出来,不再囵于一个小天地,接触下新环境,呼吸新鲜空气,会让你内心更加地平和,也更方便进入工作的状态。
从工作学习中抽出来可能只需要一秒钟,但拖延惯了,再想找回学习的状态就很难。

听过一句话:你怎样过一天,就怎样过一生。
我们都想要幸运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从此人生得以完全改变。
但现实中,改变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也经常会忘记自己想要实现的目标。
想改变现状,需要我们每天多往前走一点点,多坚持一下,这样才能和从前爱拖延的你变得不一样。
感谢阅读,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
蓝幽凡。专注于高效学习,自我提升。
公众号后台回复【理财书单】,送你一份被收藏了5w+的理财书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