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坛心得
严格要求学生,教师还有“仁爱”之心吗?

严格要求学生,教师还有“仁爱”之心吗?

作者: 一飞冲天211 | 来源:发表于2018-09-17 21:36 被阅读204次

      赏识教育风行多年,人们都认为教育就是要鼓励赞扬学生的点滴进步,不能责罚学生。到如今,一提起教师能不能严格要求学生,处罚学生,很多刚入职的年轻老师就直接摇头。看来,部分老师已经把教师“仁爱”与严格教育对立起来了。那么,严格要求学生的老师,真的就缺乏“仁爱”之心吗?

严格要求学生,教师还有“仁爱”之心吗?

      翻阅了一下教科书,发现了严格教育的原则是: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严慈相济;把尊重与严格教育、全面教育结合起来。严格教育的具体体现是:严格要求所有学生,掌握合理分寸,宽严适度,严慈相济。

      从严格教育的原则和具体体现我们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严格教育并不排斥教师之爱,而是将教师“仁爱”深化和升华了。

      第一,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暂时的安全和愉悦,而是为了谋求学生长久的健康的发展。所以,赞扬也好,责罚也罢,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如今,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一味只赞扬,不批评,甚至学生犯错误了,我们还一味地打着维护学生自尊的旗号去赞扬而不批评,学生的正确的“三观”怎能确立?学生为人的底线怎能明确?所以,赏识、批评都是教育的手段,不可厚此薄彼。

      第二,严格教育是更高层次的教师“仁爱”之心的表现。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全面培养人的教育,应该是是赏识与严格教育并用,教育才是全面的,健康的,合理的,有效的。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不少在学校、老师和家长赏识中成长起来的学生,顺风顺水地长大,缺少挫折教育,在走向社会后,往往承受不了社会的压力,出校后少数高学历的人面对挫折无法应对,甚至频频出现博士生自杀,博士生失业、博士生流落街头做乞丐的报道。由此看出,教育中,严格地要求,适度地责罚,才是教育的全部。

      第三,严格教育是一种师爱的艺术,是爱的升华。严格教育要求“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严慈相济”,是希望施教的教师能处理好“爱”与“严”的关系,把握好“严”与“慈”的度,这就要求有高超的教育艺术,没有长期的积累与积淀,是无法达到的。

      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严格要求学生与教师“仁爱”之心并不矛盾。相反,严格要求反倒是根高层次的教师“仁爱”之心的重要表现。

相关文章

  • 严格要求学生,教师还有“仁爱”之心吗?

    赏识教育风行多年,人们都认为教育就是要鼓励赞扬学生的点滴进步,不能责罚学生。到如今,一提起教师能不能严格要...

  • 让每一位学生在爱心中健康成长是仁者教师的追求

    教师是仁者。教师应该充满仁爱之心,爱自己,爱学生,爱社会,爱世界。他会用“爱满人间”的胸怀去关爱一切。他对学生就像...

  • 教师的仁爱之心

    谈到教师的仁爱之心,我首先想到的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夏承焘先生。他是之江大学的文理学院教授。他曾经说过,作为教...

  • 教师要有仁爱之心

    教育是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教师要把阳光般的师爱,播撒到每一个孩子的心田。教育,需要一些连接教育者和受教育...

  • 仁爱之心

    仁爱之心 仁爱之心是世上最美的心,它是怜悯之心,慈悲之心,大爱之心。 历史上因实行仁政而建立功业的人有仁爱之心,最...

  • 对学校老师体罚(暴力处理)学生致死的看法

    觉得当教师的应该看看《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对孩子(学生)有耐心、仁爱之心是基本素质! 说好的 四有(理想信念、道德...

  • 师德最高尚

    做为教师要做到淡泊名利,关爱学生 , 严谨笃学,做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 浅议教师的“仁爱之心”

    刚刚过去的教师节,又让一个话题称为了热议的话题“如何称为一名好老师?”在探讨中,争论中,教育工作者和普通社会成员最...

  • 教育的功能: 学生没有了敬畏之心,教育的作用亦将荡然无存

    如果学生对老师没有敬畏之心,教育还有出路吗?笔者认为敬畏之心是发自内心的,不是流于表面,如果学生对老师真的没有了所...

  • 教师“仁爱”:以小见大

    教师的“仁爱”自古有之,只不过不同时代“仁爱”的内涵略有差异,但表现形式则有些大同小异。 教师的“仁爱”,是教师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严格要求学生,教师还有“仁爱”之心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hod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