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幸运上研究生的第一次课遇见了真正懂学生的人,记得是18年的九月份,刚刚开始我的研究生生活,学院开设了一门专题讲座,邀请学院内刚刚毕业的博士生来讲述自己擅长的学科。恰巧今天是专题讲座的第一节课,请的是我们学院的刚刚回国的青年千人(学术帽子)庞老师来讲这节课,与之前其他课不同的是,庞老师并没有讲述自己的研究方向,而是以一个农村娃走向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著名学者王中林工作的地方)留学—学成归国的故事。庞老师本科毕业于ZZU(与清北差距还是很大)硕博就读于复旦大学,期间去过韩国浦项科技大学,本来毕业后也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是,老师再次选择去韩国深造,由于自己在韩国和导师的不错的关系,最后在导师的推荐下去了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2016年在佐治亚理工大学发表了一片science,之后选择回国,有幸参加中组部的千人计划,在面试答辩时,竞争对手的本科大多为C9,而庞老师却在人群中脱引而出,拿到千人计划称号,最后加盟ZZU,期间复旦大学曾伸出橄榄枝,但是,最终还是回到自己的母校,做自己热爱的科研,他的成功给我们一个道理—多次选择的重要性,如果庞老师只是本科毕业于ZZU,他会取得现在的成就么,他能和清北的一起参加千人计划的答辩么,答案肯定是不,但是经过自己的硕士,博士的多次选择,自己终就成就梦想,我想我们的人生亦是如此,假设你考上一个一本学校,你小伙伴考上了清北,若干年,你认为你一定比他差么,答案不一定,只要你不认为自己比他差,当你为自己高考没有发挥好而闷闷不乐时,为什么不继续努力,坚持自己的梦想,通过多次选择和别人缩小差距,多次选择,多次弥补,有一天你甚至比你小伙伴强。但是,如果一开始你就认为自己和他们相差十万八千里,那么,你永远就会原地打转,差距越来越大。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加油,少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