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要从其可塑性方面去培养
我们做一个比方,等于一个人生下来这个脾气,我们现在讲这个人的脾气,这个人的个性,他从娘胎出来,由婴儿变成幼童,由童子变成成人变大人,他的脾气个性,天生的,所以我们现在在教育上特别注重孩子的性向问题,孩子有这个天才,有这个个性,他有画画的天才,结果呢,你硬想他学物理,或者学电子、工程,这就要了命,不行的。如果这个孩子生下来有文学的天才,你硬要他学运动,学科学,违反他的性向,他的本身……这个现在教育非常注重这个,所谓性向教育,这完全是准确的。我常常说世界上一般人做家长的,一个教育,文化教育,基本在家庭教育。自己做父母的,对于孩子基本的教育,没有弄好,要求学校,这是不可能的。学校教的是知识,基本的教育在父母。由一个婴儿到幼童,到十几岁的一个孩子,父母两个人的一举一动的生活就是教育。假使父母两个人天天吵架,这个孩子受的教育,已经非常高明了,甚至孩子对父母是反感,下意识里头已经种下了种子。
所以我说今天我们的国家最严重,我所担心,忧心忡忡是下一代。一家生一个孩子,然后两家配来宠爱他。等于一个婴儿生下来两方面,五六个人在爱他,宠爱得比皇帝比太子还厉害,下一代不晓得怎么办,我所忧心的是这个,而我们做家长的人呢,做父母的,老实讲,自己的教育还成了问题,如何把这个模式教给下面。同时做父母的还有个错误呢,自己一辈子没有做到的希望,都寄托在后代身上。因为自己读书笨,希望儿子读书啊,要读书啊,实际上你都不会读呢,读个屁,就是要严厉的管他读,因为自己做不到,要他来做,下意识的,他不是有意的。自己想发财,做不到,叫孩子赶快啊,拼命发财呀,做不到的。这是性向问题。
摘录自《南禅七日》
现代对于儿童的教育,有所谓性向的测验,以决定其“可塑性”。例如有的小孩喜欢在墙上乱画,有的小孩欢喜玩机械,看见手表的指针会走动,觉得稀奇,就拿小螺丝刀去拆开来玩。有些讲究性向问题的家长、老师们,就让他去拆,认为这孩子将来可能成为一个发明家。
可是,假如我是这孩子的家长,则不一定让他去拆,最多是破旧不堪的废弃物,才让他去拆。因为小孩子天生有一种破坏性,人性中是具有反动成分的;尤其小孩好动,看见稀奇的东西,非打烂来看看不可。不过也有人生来想当领袖的,也有人生来想当和尚或神父的,这就是性向问题。所以教育孩子,要从其可塑性方面去培养。有时候父母看到子女是不可造就的,就要赶快给予他职业教育,使他将来在社会上站得住脚,能够有饭吃;对于造就不了的,如果一定要他有很高深的学问,出人头地,这是不可能的。一个人的成功,各有各的道理,不一定要书读得多,这就如中国的谚语:“行行出状元”,也就是现代的理论,要注意性向问题。
摘录自《孟子与滕文公、告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