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思考
1 “是不是学习就要痛苦,只有吃苦,才有学习结果?”
2 学不进去的时候,怎么办?
3 学习的教材,是不是最重要的学习内容?
4 看不懂,听不懂,不会做题,不会写,好难,怎么办?
英语老师是从英语学习者,变成英语教育者,同时还是英语的终身学习者,
可以回放自己学习英语的道路上,有没有哪些重要的事情影响过自己?
欢迎您的分享。
有不少一直喜欢英语的人,都是因为曾经遇见过自己欣赏的老师,
这些老师有哪些特点?
欢迎你的分享,让更多火花迸发。
1 “是不是学习就要痛苦,只有吃苦,才有学习结果?”
这是之前一个初中男孩告诉我的话,Ellen回复:你最擅长的能力,最喜欢的事情,是在痛苦中练就的,还是愉快中成就的。
还有一个女孩告诉我,她爱舞蹈,但是英语不好。
Ellen的问题是:你喜欢舞蹈的原因是什么?
她的回答是:开心,快乐。
不是说只有享乐,其实每个人不遗余力地在某个方向上付出,不厌其烦,不怕麻烦,不觉得苦和累,在整个过程中获得不仅仅是快乐,而是愉悦,成长和成就感,当然还有被肯定的虚荣心。
2 学不进去的时候,怎么办?
学不进去?——方法不对,教材不对,时间不对。
前几天那个优秀的大学生半夜告诉我单词背了就忘,很沮丧。
她初高中不上任何补习班高考都能考好,学习能力没有问题,但目标不明确,加上死记硬背大本单词书,方法不对,当然无效。
发现,大部分都看不懂,怎么能读,怎么能做题,怎么能有学习收获和进度。要选择合适的内容入手。
时间,最疲惫的时候,不适合学习,剧烈运动后最不合适。
3 学习的教材,是不是最重要的学习内容?
英语学习的教材,就算地域不同,其实每个英语高能力者,绝对不是仅仅依靠教材的学习和老师的课堂教学获得好的口语,听力和英语能力的。
老师的作用也不仅仅是教多少单词,课文,语法,考试技巧。
老师要做好所有本职工作,但做这一切都只是为了点燃孩子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希望。
4 看不懂,听不懂,不会做题,不会写,好难,怎么办?
看不懂,听不懂,需要选择合适自己的内容学习,不能随大流。
不会做题,不会写,问题不是在题目上,而是基本能力上,不要纠结在题目上,而思考如何真正提高能力。
很多人会“闭门造车”,也有人会表面刻苦,还有看起非常勤奋的孩子,比如在家坐一整天不出门,好像一直在学习,其实什么也没有学进去,还有孩子特别配合上课,随时呼应老师的反应,但是关注点不在知识上。
听,说,读,写。
用英语,
分别举例,都是回放真实场景。
个案Ellen
很多人是接触了喜欢的英语老师,才爱上英语的。
Ellen真的不是,没有遇见过喜欢自己和自己喜欢的英语老师,
英语在学校,初中高中都不出众,老师一定不记得我,我也不一定记得他们。
天啊?!
但是不妨碍Ellen爱上英语。
爱英语和爱学习不同。
爱考试和爱学习更不同。
听歌,Ellen中学期间有400多盘磁带,英语,法语,日语,俄语,德语,维吾尔语,京剧,流行音乐,交响乐,新音乐,摇滚。
不爱看书,从来不爱看书,不爱学习,就自己在房子里躲着父母假装学习,但是抽空听歌,抄歌词,
人生最怕:唱歌,五音不全也不认识任何谱子,也不会任何乐器,但是不妨碍听歌。
长期听歌,到后来开始买电影的磁带,电影对白有书,磁带里是声音,翻来覆去地听。
听歌的好处和效果:有意识的听和消遣的娱乐的听,不同,作为一个无聊的少女,不仅听,还会听着音乐里的歌词,写歌词——这就是听写啊。
“语感,理解,断句,阅读,朗读“这些都受到了影响,只是当时不知道。
听力敏感度会明显提高,而一般专家都说学习新词汇是主要依靠眼睛,
然而Ellen经常是依靠耳朵学习的,从十几岁就开始了耳朵的旅行。
因为喜欢英语,就看电视里的英语节目,偶尔也记笔记,跟着电影片段学英语,还有“希望英语”,这是全国最火的唯一的当时的英语节目,主持人和制作人都不是英语专业的,但是他们做出了改变很多孩子,成人命运的中国最厉害的英语比赛“希望之星“,前几年获奖选手可以直接被世界名校现场发录取通知书。
听英语持续了10年左右,从中学大学,上了大学虽然不是英语专业,大一新生在新校区几乎就是村镇里的新校区上课,环境就是没有什么好的社会学习环境和资源,但是收音机里可以听见偶尔转播的英语广播,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床拿着随身听,去小山坡一边听英语广播,一边画麻雀。
Ellen不是英语专业,当然也不是美术专业。
说,想方设法地找所有机会说。
大学开始参加英语角,我走路去外院的英语角要50分钟,而且是晚上,但是风霜雨雪无阻,怎么都会去,遇见了外国人,外国小孩,当然更多时候各个大学的大学生,就在露天和陌生人说话,听,说。下着雨,下着雪都有几百人聚在一起说英语,也许是哪个年代的风景。
工作后,在广东的中国银行,因为自己会英语,凡是来了外国人,大堂经理都会介绍到我这里,让我帮忙解决问题,每个周末还去图书馆里参加英语角,后来参与组织英语角活动。
再后来回新疆前,就打听库尔勒有没有英语角,
有,我就参加。
没有,我来办。
就这样开启了库尔勒英语角的创始活动。
时代变了,没有人每天听磁带了,但是方法没有变。
听原声,磨耳朵。
我测试了一下自己的朗读,可以达到外国人的语音和发音的90-94%,这不是天赋,也不是一天达到的,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积累,这与什么专业没有关系,和真实的付出有关。
现在的学习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很少有人那么珍惜资源了。
读,英语的阅读资料不多,从20年前到如今。
但是每个真正喜欢英语的人,都不可能只学习课本知识,不够,吃不饱。
因此,中学有疯狂英语的杂志,英语美文的小书。
高中知道有个杂志叫“英语学习“,发现看不懂,但是大学开始看,慢慢能看懂一些,到了工作就一直订阅这个杂志,这个杂志跟随Ellen有超过10年的时间,去山村支教的时候,专门带了两本,怕自己如没有机会在山村教英语,也不能不接触英语。
大学还读“China Daily“
其实还精读《参考消息》有10年,其实开拓眼界和思维,不限于语言。
如果把英语仅仅当做语言学习,肯定学习动机和目标不同,最终还是不同。
很多人觉得,人和人的差别是十年后显现出来的,其实几乎所有的差别都在出发时候的心态,如果是为了分数学习,获得高分就会满足了,但如果不是为了分数学习,就不会被分数绑架。
回到新疆,准备正式进入英语教育行业,就开始读课本,
把小学课本,初中英语课本,高中英语课本,新概念一,新概念二,新概念三,新概念四,考研英语,一篇一篇每天每天朗读,一年半全都读完了,现在就开始读名著原著。
其实大学的时候也度过英语原著,但是太久了,都忘完了。
写,其实写英语的机会很少。
机会都是自己创造的,从英语学校辞职去山村参加公益支教,从参加支教培训起就每天用英语听语文课,数学课,美术课,用英语记录所有的听课笔记。
到山村里备课,主要上语文,数学,美术,英语,所有课程备课,记录,反思,还有支教日记都使用英语写的。
用
因为我发了自己的英语山村日记,就一篇。
结果被“简书“(中国最优秀的写作平台)编辑发现了,编辑联系到我,做了第一场全平台5000人的山村支教网络语音直播,主要面向大学生。
当时是2017年春节前。
参与组织英语角,认识了各行各业的人,有外企工作的专家,还被邀请去外企看他们的英语角活动,更是不用说认识了很多朋友。
申请过国际义工环球游的组织,半夜跨时区参加网络面试,面试过了(中国人有史以来通过的也不多),因为个人原因没有去。
也结实了外国的朋友,被邀请参与其他企业外籍员工的活动。
用英语,印象深刻的一次。
母亲住院,我对医生的治疗方案不是特别满意,就开始听国外专家的系列专业讲座,以及去国外的网站查询更多相同疾病的治疗方案和现状,我放弃了医院的“专业建议“,通过自己的方法和看见的更多事实,帮助母亲病情好转。
如果我没有能力获取更多资源,我也没有那么多自信做出改变。
每个人的学习路径和资源各不相同。
希望Ellen的个体经历,能对您有启发。
时代不断变,有的东西一直没有变,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会变:
往往我们现在正在用的教学方法并非我们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不断被社会,已经学过的内容裹挟,
就以为一定要——如何教,要刷题,要刷题,要分数,要分数。
然而,真正的语言习得,外语习得:
需要多听原声,要练习,
为自己的孩子,或者为自己主动创造机会去用。
听说读写,用。
没有一项是限于课本的。
小结~真实的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
1 听:有意识的听原声,不论是课本,电视节目,动画,歌曲
2 说:想尽一切办法多说,只有多说,才能说好,不要一个人闭门造车,不要怕犯错,犯错是学习的必经之路。
3 读:读母语是英语的作品,合适的绘本,书籍,杂志
4 写:找机会练习自己的写作
5 用:坚持听说读写,就会有用
教学这几年,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我江苏的网络学生告诉我的:
大人,就是已经长大了。
他们都忘记了,自己曾经是孩子。
英语老师,经常会忘记自己曾经是如何学的,
而按照流程教学,就不记得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真实过程,
我们不是仅依靠抄写单词和刷题,达到目前的英语学习水平。
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