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翻到好几本诗集时,我不禁笑了:谁的青春不读诗?
但看到这些诗集,我想起来,我们那爱诗读诗的时代,不仅仅是因为青春,还因为那是中国诗歌最火的时代。
朦胧诗、现代诗刚刚兴起,北岛、舒婷、顾城等诗人是一代人的偶像,其红的程度绝不亚于现在的任何一个流量小生小花。“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几乎成了当时文青们的接头暗号。他们3人的诗是我当年的最爱,至今仍然喜欢,只是已经不读诗多年。
还有后来的汪国真,其人其诗像潮水一样涌出来又退下去,就像现在的网红们。我当然不能幸免也收有一本。但因为并不喜欢,所幸只有一本。
不过那时还没有海子。
看看整理归类出来的旧书,诗集类还真不少,20余本了,几乎都是国产作品。这个数字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穷学生来说,可不是小数目啦,前面已经讲过,那时我们是没有多少闲钱用来买书的,那时买书的感觉不亚于现在买奢侈品包包。所以,20来本诗集,在我当年的书柜里占的比重可是很大了,也从中可以看到当年自己对于诗歌的喜爱与狂热,更是反映出当年诗歌在国内的盛况。
记得那时几乎每个同学,不管男生女生学霸学渣,都有一个手抄本,上面都是诗歌,有抄写的,也有自己涂鸦的。
当年买的那些诗集,书本身都不是什么经典文本,因为那个时候,书本身的版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容。内容上也不盲目崇拜名人名篇,只管自己喜欢。
随手翻了几本,嗯,后来成为名篇名人的那些代表作品基本都在,其中有一个诗人,现在和我同城,前几年获得了鲁迅文学奖,和她见过面,想着拿当年这本书去签名,后来也算了,毕竟已经N多年不读诗了,就别去装那个啥啦~也有好几本完全不知名的,但现在翻翻,依然觉得好于现在大多数所谓诗歌作品。
本来打算扔掉几本的,想一想又算了,留着罢,无论好坏,见证过青春岁月和一个时代潮流的,也算珍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