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道德经》专题道德之光东篱谷
读道德经第六章,感悟到达终点的方法与智慧

读道德经第六章,感悟到达终点的方法与智慧

作者: 诗少 | 来源:发表于2021-07-19 00:53 被阅读0次

读李耳所著道德经第六章,我感悟到李耳所说天地的寿命之所以长久是因为它本身就不求它寿命的长度,因此它寿命才会长久。我们要想使我们的生命长久,除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复杂的思考我们也要少想,多接受生活带给你的秩序,多以无求长生的心态面对生老病死,则我们的生活也就多了些质感与安然,多了些生命的宽拓。

这里我说明一下,我读的是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为第1版的,2000年重印的《道德经》,它里面将“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与第五章合列为一章,所以在我翻看电子版时第六章是“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但为了不破坏掉我读这本吉林文史版的《道德经》的章节顺序,我就按照吉林文史版本进行我读后体会与思考的记录。

吉林文史版《道德经》李耳所著第六章原文为: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文章开头我已经说过李耳讲,天地的寿命之所以长久,是因为它们不谋求它们自己的生命有多长。放到现在生活中这句话的实在意义是在于我们不多想,某到达到某一种程度就不要过多的去想关于它的事情。这样才能到达这种程度。

比如山田本一,他是日本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曾连续两年在国际马拉松比赛中夺得世界冠军,别人问他凭借什么取得胜利,他总回答说凭借智慧,十年后人们在他的自传中找到了答案。

原来在比赛前他都会把赛道看一下,画下赛道旁一些标志性的东西。分解成无数个小标志,如树、银行、高楼,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向第一个小标志,然后不断保持速度冲向其他的小标志。如果他把目标定为终点,那么跑到十几公里他将会疲惫不堪,可分成很多段后就不觉得这么累了。由此可见。只有你不过多的关注想要达到的东西,一心沉下,只要往终点走,你才会最快地到达终点,不然你中途一定会感到路程太过遥远而放弃前行,或者会返回起点,甚至回到起点后改变方向。

有一个故事记不太清,只记得大概是说一个人在水里游,她只差一点,她的前方不远处就是岸,可她却以为在游的途中十分辛苦,甚至经历了很多次惊险时分,她看向四周的海水无边无际就往回游去,最终挑战失败的故事。

故事中的女生就是心里总想着到达终点,最终反而因为终点不断刺激着大脑而事实没有得到终点的回馈所带来的失望与落差,导致了最终女生挑战的失败。其实只要她在那时不想着终点怎么还是不到,以她最终游回去后的状态来讲,她决对可以游到不远处的岸上完成挑战。

所以我可以从中感悟到想完成一项有些难度的事情,就像一场跑步比赛,一直想终点反而会使跑步的过程很累很累,不妨让心简单下来,只要在往终点跑,就能不断靠近终点甚至到达终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道德经第六章,感悟到达终点的方法与智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uxdp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