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又有好友来信,咨询唱歌的方法。
并且,也叙述了他在唱歌中遇到的问题。
由于问题较多,我依然选择了几个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和大家谈一谈
也是今天的主要谈的话题。
一
这个问题不是问题
一位网友说:
其实,这个现象应该是将口腔放的很松才出现的。
说明你在唱歌中没有违反规则。
只有将口腔部的肌肉充分地放松了唾液腺才能轻松的分泌出唾液。
很多唱歌的人,在练声或者唱歌期间都会出现口水,而且像这位朋友说的一样,“来不及咽下”,这个现象是唱歌中的“吉象”。
越唱越觉得口干舌燥,这是由于口腔部的肌肉太紧,无法分泌唾液腺的原因,这样的现象是错误方法导致的,应该立即纠正,不可形成习惯。
所以,唱歌时有口水,不必担心,说明方法很正确。
“无法咽下口水”是因为你在唱歌中呼吸运动是:呼多吸少,来不及做吞咽的动作,不是问题。
至于,为什么唱某一首歌有口水,而有些歌没有口水呢?还是方法的原因,可能你对这首歌非常的熟悉,或者唱这首歌的时候,正好用对了方法。
觉得口腔又紧又干又燥,那就是方法不对,需要调整。
大家可以这样理解,唱歌时需要力量,但是不需要蛮力,而这个力量绝对不可用在喉咙上,是要用在腰部。
力量在腰部了,那么喉头、口腔就放松了,这样就会出现口水。
只要你将力量用在了腰上,那么,出现其他的问题都是小问题,或者是正常的问题。
二
这个问题也不是问题
另一位网友说:觉得自己的声音不如别人的优美。
其实,我们平时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和开发之后的声音不是一回事,会有很大区别的。
你什么也不缺,只是是一种坚持的力量,和一个坚定的信心。
我自己就是一名经历者。
平时我说话的时候都是用口腔和声带说,杂音特别多,说话时间长了,嗓子和口腔都容易干燥,甚至嗓子会发炎。
但是,学会用气息说话之后,便会脱离口腔和声带很多,声音变的干净了,也好听了。
所以,不该有:先天声音好听的人,就能唱好歌,否则就不能唱好歌,这样的观念。
只是天生声音好听的人进步要快一些。
而音质稍差的人,进步要慢一些,但是,最后一样可以唱的好听。
因为,学习唱歌是要改变发声位置的,不同的位置发出来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我们可以试一下:用嗓子去说话,录音之后你再听。
然后再用气息说话。
分辨一下哪个声音流畅悦耳。
当然是用气息说话。
我的一名叫刘岩的学生在学唱歌时,便是有这样的顾虑,他觉得:我的声音条件这样平常普通,怎么会练的好听呢?
结果,按照正确的方法不懈地训练之后,他的声音改变了很多,变的十分悦耳。
每一个正常的人都能成为歌唱家,因为,绝大多数人都具有唱歌的天分。
只是有的人努力去练习,有的人则敷衍了事。
大家尽可以丢弃一切困惑,按照正确的方法专心练习,迟早是能唱好歌的。
具体方法依照我前几天课中所讲。
还有一位网友说:唱歌时声音发抖,不会用气息。
声音发抖的原因便是没有气息支撑。
声音落在声带上,不仅发抖,还会发出怪怪的声音。
这个问题要用以下方法去克服。
先将自己的声音用录音机录下来,这是原始的声音,将来要与练声后的声音进行对比,感觉一下方法是否改变了声音。
深吸一口气,吸气量要足,感觉吸到腰上,腰向外撑,然后轻轻地说“呜------”声音要均匀,要拉长,越长越好。
直到将气息彻底用尽。
然后,继续依照第一次的方法练习。达到几十次或几百次。
不管怎么练习,一定要躲开声带,才正确。
练声时最初一定会有很多不适应的感觉。
有些方法不容易做到,或者很牵强。
这是一个过程,便是“科学的不自然阶段”慢慢地过去就好了。
由于个体差异,每个人的歌唱状态不尽相同,遇到的问题也形形色色。
自己又不会正确的解决,容易唱坏声带。
所以练声要谨慎,不要使用蛮力,或凭着自己的理解去练,一定要寻找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
如果大家还有什么疑问,敬请来信,我会一一恭复。
三
以上问题都是正常现象,不必担心和忧虑。
练声改变声音不是幻想,而是每个唱好歌的人都有过的经历。
练声就是一个习惯运用气息的过程,而在练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其实,有一些问题根本不是问题,无非是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所以,不必担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