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家风韵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历史
【小眠谈诗词(十一)】盛名之下无虚士——韩愈

【小眠谈诗词(十一)】盛名之下无虚士——韩愈

作者: 公子小眠 | 来源:发表于2017-11-29 14:35 被阅读301次
【小眠谈诗词(十一)】盛名之下无虚士——韩愈

        上大学的时候,我痴迷于古典诗词的研究,不仅请教了很多老师和专家,跑到其他的学校院系去听课更是常事。久而久之发现一个现象,中文、历史、哲学、国学等专业都开设了研究韩愈的课程。

        师承秦汉的散文传统,瓦解中原的藩镇割据,完善儒学的仁礼体系,韩愈虽然三岁即孤,由嫂抚养成人,却思想成熟方正,在政治、军事、文史方面都出手不凡。生活的磨难给了他“奇崛不凡”的肝胆,让他的诗歌也具有了某种特殊的价值。

        我以前是很讨厌读韩愈的诗歌的,一方面是他的古风多,长篇大论难背也难记;另一方面是遣词造句怪异,古朴难当。且看《山石》“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奇怪的美感,甚至有点阴暗。《雉带箭》里“冲人决起百余尺,红翎白镞随倾斜。将军仰笑军吏贺,五色离披马前堕”,客观形象倒是真切,就是读起来略显拗口。更不用说“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这样的诗句了,年轻人看了掉头就走,不爽、不漂亮,没度、没魄力,如同喝了一味苦药,难以下咽。

        其实良药苦口,这是作者的严谨,也是韩愈艺术分寸的精准把握。如《李花赠张十一署》里“江陵城西二月尾,花不见桃惟见李”,乍一看应是桃花经风沐雨,二月时节反不如李花鲜艳夺目。实则不然,这诗写于夜晚,红桃反光微弱,而李花素白反光强烈,直到南宋的杨万里才读出了这句的妙处“花不见桃惟见李,一生不晓退之诗”,可见韩愈功力之深。

        另外,中唐时期李杜的诗歌不被重视,偶尔还受到欲加之罪的非议。韩愈眼光独到,给两位大师做了正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千古定评,弥足珍贵。“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气势凌厉,俨然是李杜的继承者,不仅写诗,而且论诗,如同一篇进攻的宣言,先是江河横溢,结尾力束狂澜。有理有据,浑厚的不可逼视。

        当然,我最爱的是他小巧玲珑,别开生面的绝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虽然是有别于文章家面目的小品,不过沧海遗尘,反而得窥作者一本正经之外的烂漫和可爱。

        读书辛苦,术业专攻。宫谏佛骨,万世文宗。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韩愈的诗歌就是他的为人,跌宕的仕途给了他严谨细密,学术的积淀给了他长远眼光,苦难的童年给了他细腻感情。能够将探怪求新的特点和传统的表现方法揉为一体,不仅文起八代之衰,诗亦可济天下之溺了。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颖师弹奏了不甘于凡鸟为伍的傲然,更弹出了韩愈的人格与气场。

        正气能凌雪,儒风自拔云。如今韩吏部,天意起斯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道一虚白:我还是比较喜欢杜甫。韩愈怎么觉得都有点像鲁迅🙂
    徒忧子:@静修_ 司马迁、韩愈和鲁迅先生,是本国散文史上不可逾越的三座高峰。😄😄😄😄
  • 简书_红豆:“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许多时候,唐宋诗词的美似乎都被后人看作是一种吟风咏月庭前看花的优雅或伤春悲秋式的小情怀抒发,或许这只是字面上那些花草鱼虫明月清风带来的自然与人文媾和的风情万种,但那些高人笔下的风物往往却并不一定只是仅仅如此,就如这首诗的意境也是耐人琢磨,草树被诗人楔入了人的情绪,这情绪因着冬的寒冷萧索带来的伤感情调而生发出对人间的冷暖一种留驻的渴望,四季无情,总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人间有意,只等似曾相识燕归来。于是在这春的温软中,不妨把握住大好的时机,去做一番留得清气在人间的风流大业,也不枉一身才气空余嗟叹,这是万千菁华草木的聪慧之处,也是那人中龙凤的与众不同;而同属天地草木闲花,却也有些花草拙情可嘉,一如那平凡的大多数人,不及桃李龙凤的高端,却也不失榆杨凡俗的自信,它们用那飘逸飞扬的似雪飞英,刷出姹紫嫣红中阳春白雪般的存在感,于是,在这春将归隐的淡静中,总有一份万紫千红争奇斗艳的喧嚣和蓬勃……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有道是“正气能凌雪,儒风自拔云。”韩愈的心底,亦潜藏着一份看尽万紫千红,独爱庭前花落的淡定,用“奇崛不凡”赞美不堕繁嚣却执绝于凡心佛骨的他,那是多么恰如其分的淡定芳华呢……

    我虽不懂诗,但好的文字还是多有共鸣。感觉作者的这篇文章较之之前在文词搭构和转承调度上渐次多了一些接地气的平实和清朴,窃以为如此更好。毕竟在简书这样的地方,文学历史也好总归是要走入更广大的人群,即便是高端的白雪,也终有入泥的谦逊,风格固然需要坚守,但形式可以更加舒展。如此好文章,值得用心推广,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养在深闺人未识也难免贻误了那万绻的风情……
    公子小眠:@简书_红豆 即使是高端的白雪,也有入泥的谦逊。品味了好长时间,非常到位,希望我的风格可以得到大家喜欢,为廓清诗词批评,提升诗词审美做出贡献。
  • 东篱书院:每篇都好短,意犹未尽啊!
    公子小眠:@东篱若尘 哈哈,短小精悍,不落窠臼,兄台是懂诗之人
  • 霖山:欣赏:pray::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
  • 鸡血石:韩柳欧苏,最喜欢的还是韩文。
    公子小眠:@廖树锋 是的,王安石文章磊落不凡,自成一家
    徒忧子:@鸡血石 王荆公的文章也很好啊😁。
    公子小眠:@鸡血石 是呀,韩文大气磅礴,古文领军
  • 大Amo:不知现在还有没有人与这些诗人并肩
    徒忧子:@大Amo 当然没有啊🤓。

本文标题:【小眠谈诗词(十一)】盛名之下无虚士——韩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dde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