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总论1 戒定慧三学的关系和内容

总论1 戒定慧三学的关系和内容

作者: 真我之旅2020 | 来源:发表于2019-01-04 08:08 被阅读29次
戒定慧三学

如果能从最基本处理解解佛学,就能沿着正确的道路修行,一心不乱。故,从最基本地方开始学习佛法的基础概念。

戒定慧的内容

戒:行为。佛为弟子修行和出家众一起修行,制定了基础的行为规范。行为可以是从心而来,随心所行,如孔子所谓随心所欲不逾矩。行为也可以是硬性规定,必须遵行的要求。

定:心静。外在行为的本质,是内心的演化,我们所求的是能获得内心的平静。慧能曾云,幡动是心动已,起心动念,而造种种行为衍生为业。心若有定,则不随外境所转。

慧:般若。修行最根本的目的,是洞悉人生的意义和智慧,是从哲学层面回答我来自何处,我去往何处。佛开悟时曾言“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无师智、自然智,一切显现。”,智慧德相就是般若,佛所说法,都是为了达到般若所说的方便法门,《金刚经》云“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

戒定慧的关系

戒是行为,通过断除种种行为,让心远离烦恼的升起,少了牵扯精力的地方,则能保持清净之心。有了清净心才有更多定的机会。

定是心,心定也可以通过行为修炼达成,故有禅定的方法,四禅八定,达到心的平静。

慧是般若,在定中修“观”,观察六根和六尘的互动,观察明色法的构成和运作,当观到一定程度时,断除一切烦恼,脱离一切苦厄,成就般若。《心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也可以说是苦集灭道,从过程可分为了知“名色法属于苦圣谛”,“了知名色法之因即是集圣谛”,生起超越世间(出世间)的智慧——道智,证悟涅槃(灭圣谛)的道智即是道圣谛。

佛陀曾云,人生烦恼,断除烦恼会升起智慧,从烦恼的层面也可看戒定慧。平时我们的心很散乱。散乱的心使我们迷失,迷失就不能清楚观察世间的真相。深入的观察世间的真相,即苦、无常、无我和空,这就是智慧。

持戒:去除违犯性烦恼。

修定:去除困扰性烦恼。

修慧:去除潜伏性烦恼。

相关文章

  • 总论1 戒定慧三学的关系和内容

    如果能从最基本处理解解佛学,就能沿着正确的道路修行,一心不乱。故,从最基本地方开始学习佛法的基础概念。 戒定慧的内...

  • 戒定慧的重要

    戒定慧三学,也称三无漏学,是佛教最重要的修行原则。戒定慧三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关系,由戒生定,由定生慧,其中戒是...

  • 法然上人法语(节选)

    出离之志至深之间,信诸教法,修诸行业。凡佛教虽多,所诠不过戒定慧三学,所谓小乘之戒定慧,大乘之戒定慧,显教之...

  • 一个中年程序员的戒定慧

    戒定慧合称为三学,即三项训练,佛陀教导我们需要培育的就是这三学: 1. 戒——完善道德品行;2. 定——致力于内心...

  • 基础学佛三步

    佛学,简易而言,就是戒定慧三学。 戒,就是要管住自己的身和心,守戒律。 定,就是培养定力,时常修定自己,不被内外境...

  • 《法相》摘读:这里才能找到适合你的人生路

    三学 修学佛道必须息灭贪嗔痴三毒,要灭除贪嗔痴三毒,必定要勤修戒定慧三学。第一,戒学:通称戒律...

  • 投资三昧

    佛教的修行大纲可归为戒定慧三学,因戒生定,因定生慧。佛教讲的三昧其实是戒定慧修学到一定程度,所达成的一种定境。其实...

  • 就四件事

    信仰佛法僧三宝,勤修戒定慧三学,息灭贪嗔痴三毒,净化身口意三业。

  • 公共环境设计

    1.总论 1.怎样理解公共空间、城市公共空间、城市空间、开放空间和外部空间等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公共空间:有...

  • 不行,就继续加油,直到行为止

    【6.29】 日常记录: 1.开始学习《会计实务》,今天学习了第1章 总论 的内容,学完做题发现一个问题,习题和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总论1 戒定慧三学的关系和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lsf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