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谷穗文刊语文 语花百谷集
范浚之李贺(诗词系列之三)

范浚之李贺(诗词系列之三)

作者: 陈水河 | 来源:发表于2018-09-03 21:10 被阅读124次

宋范浚单模仿李贺体就有三首。难怪诗评家说,他的诗有晚唐风格。

1、春融融效李长吉体

天暄地媚春融融,化工点染分花容。

东风夜半入香陌,杂树晓繁争白红。

兰丛蕙根芳翠滴,柳艳明眉轻羃历(?)。

红颜绿鬓青春客,壶中新醅鸭头色。

残丝冉惹悉如织,日暮低迷草萋碧。

2、三月廿六日夜同侄端臣端杲侄观异书效李长吉体

杨花乱落青春暮,燕拂帘旌傍人语。

缥壶买酒洗春愁,回风落日檐花舞。

赫蹄断烂千载书,青灯照字惊蟫鱼。

冬烘老生时自哂,安用盘盂学田蚡!


3、四月十六日同弟侄效李长吉体分韵得首字

黄梅雨歇春归后,抟黍哺雏鸠唤妇。红残小颊蹊上花,翠刷浓眉陌头柳。

箨痕半脱烟篁瘦,露裛幽香逗书牖。云容漠漠晓阴愁,麦信风前一搔首。

李贺(790-816年),唐代诗人。字长吉,家居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后世称其为李昌谷。李贺出身没落的皇室后裔家庭,七岁作诗,"名动京师",十五六岁工乐府,与先辈李益齐名。李贺因避父亲晋肃讳,不能应进士,断了科举之路,只做过三年执掌宗庙祭祀的九品小官,最终愤慨辞职。因身体不好,他27岁就病逝了。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豪"刘禹锡,"诗魔"白居易一样,另有四字真言,鬼、泣、血、死,故被称为"诗鬼"。

李贺诗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杜、韩愈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苦吟,形成非常独特的风格。李诗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长吉上访天河、游月宫;下论古今、探鬼魅,他的想象神奇瑰丽、旖旎绚烂。长吉刻意锤炼语言,造语奇隽,凝练峭拔,色彩浓丽。他的笔下有许多精警、奇峭而有独创性的语言。如"羲和敲日玻璃声"(《秦王饮酒》)、"银浦流云学水声"(《天上谣》)、"玉轮轧露湿团光"(《梦天》)等匪夷所思的奇语,比比皆是。可以说,尚"奇"是长吉所处的时代、特别是他的良师益友韩愈所代表的韩孟诗派共同的追求。他也有不少明快易懂的作品,如《勉爱行》、《感讽五首》其一、《京城》、《嘲少年》等。

李长吉诗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较多地写古体诗、写乐府,很少写当时流行的近体诗,现存诗作无一首七律。李贺在乐府诗的继承和创新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借古寓今,或讽或叹,灵活多变,涣然有新意。在同时代的"元白"、"张(籍)、王(建)"两派乐府外,别开境界,独树一帜。他特别擅长短篇,如《天上谣》、《梦天》、《帝子歌》等,是后人称为"长吉体"的代表作。在唐代,李商隐、温庭筠的古诗,就是走李贺所开辟的道路。宋人贺铸、周邦彦、刘克庄、谢翱、文天祥,元人萨都剌、杨维桢,明人汤显祖,清人曹雪芹、黎简、姚燮,都受到李贺诗的影响。

陈水河整理于2018.8.31日下午

相关文章

  • 范浚之李贺(诗词系列之三)

    1、春融融效李长吉体 天暄地媚春融融,化工点染分花容。 东风夜半入香陌,杂树晓繁争白红。 兰丛蕙根芳翠滴,柳艳明眉...

  • 范浚之李膺(人物系列之三)

    在东汉时期,士人之间盛传“登龙门”之说,是咋一回事呢? 这与李膺有关。李膺起初举孝廉,得到司徒胡广征召,举高第,升...

  • 范浚之陶潜(诗词系列之五)

    五个门前柳,少年身后名。……且进杯中物,何劳弦上声。――摘自范浚的《陶潜咏》 陶潜,就是陶渊明,又称“五柳先生”。...

  • 范浚之白居易(诗词系列之四)

    范浚的《戏效白傅体送姚删定》:倦客长年嗟久客,交游此地喜偕游。后溪水接前溪碧,小响峰连大响幽。千里家山千里梦,一春...

  • 范浚之李白(诗词系列之二)

    范浚十分崇拜李白和杜甫。他在《陶潜咏》中说:“诗篇经李杜,犹得擅精清。” 1、范浚在《登八咏赋》中这样说:“慕太白...

  • 范浚之卢仝(诗词系列之六)

    宋范浚在《同侄伯通端杲效卢仝体》这样写道: 一春痴癖门长扃,两耳不闻鶗鴂声。不知东南风,扫尽红紫英。行行点检桃李径...

  • 唐代诗人诗咏“终南山”

    近来,受兰溪市范浚研究会会长范国梁之托,在编《范浚研究集》,其间,我断断续续地写了长文《韩愈之范浚》。也因此,对韩...

  • 范浚与唐代诗歌(诗词系列之八)

    《范浚集》共收录了165首诗歌。从部分仿人之作中可以看出,他特别喜欢唐朝(618~907)诗人、词人及他们的作品。...

  • 范浚之温飞卿(诗词系列之七)

    宋范浚在《同弟茂通效温飞卿体》中写道:海棠红歇莺停歌,麦风时候犹清和。帘垂箓簌深院静,赤栏细柳阴婆娑。 池塘正觉幽...

  • 范浚之杜甫(系列之一)

    最近,丁启针在《唐宋时期哪些人在疯狂地迷恋着杜甫》一文中说,理解并欣赏杜甫的诗歌艺术,杜甫生前便不乏其人,死后更是...

网友评论

  • 陈水河:我们自己知道,但不喜欢别人了解。学习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好处,就是我们在这里做了点古人反复做的事。
  • 陈水河:其实,就是一个知名的隐者。但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 陈水河:理学家,建立在对吸收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有时候,我们把他当作角色表演了。

本文标题:范浚之李贺(诗词系列之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lsz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