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文 语花百谷集世界万象
范浚之陶潜(诗词系列之五)

范浚之陶潜(诗词系列之五)

作者: 陈水河 | 来源:发表于2018-09-04 12:48 被阅读177次

五个门前柳,千年身后名。挂冠真避俗,自祭颇忘情。 且进杯中物,何劳弦上声。诗篇经李杜,犹得擅精清。――摘自宋范浚的《陶潜咏》

陶潜,就是陶渊明,又称“五柳先生”。有关陶渊明归隐的事,还是先来看《宋书·陶渊明传》。《传》载: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应该说,人在官场,身不由己,但他无法接受甚至忍受官场的种种约束,从此走上了归隐之路。《归去来兮辞》就是他的隐居的宣言。

陶渊明写了很多田园诗,表达自己对“心灵之家”的强烈渴望。《饮酒》一组诗很能说明问题。“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中也让我们知道他与别人隐居不一样,偏偏结庐在人境,认为只要没有车马之喧就好。“南山”在这里有故事,说的是东晋前期的隐者翟汤(公元272~)所隐居的地方(参见《晋书·隐逸传》)。他与陶渊明相隔一百年,且都是浔阳地区的世家大族。

当然,诗归诗,生产归生产。大家不妨仔细赏读。我选择《归园田居》的第三首来看看他的劳动成果。“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翻译成今文是,“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地,杂草丛生,豆苗长得很稀。清晨我下地松土除草,星月下我扛着锄头回家歇息。草木覆盖了狭窄的归路,夜露打湿了我的粗布上衣。衣服湿了又有什么可惜,只求我那心愿至死不移。”

同样,诗归诗,生活归生活。陶渊明在隐居田园的时间里,经历过挨饿的感觉,也曾讨过饭,生活极度艰难。还好,最后,陶渊明都挺过来了。晚年的范浚也是如此。

从魏晋时期的陶渊明,到唐朝李白、杜甫、白居易和李贺,可爱的范浚还是把他们当作“隐士”来看待的。只是,白居易借鉴了陶渊明的经验,选择了“中隐”。

陈水河原创于2018.8.23早上

注: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

相关文章

  • 范浚之陶潜(诗词系列之五)

    五个门前柳,少年身后名。……且进杯中物,何劳弦上声。――摘自范浚的《陶潜咏》 陶潜,就是陶渊明,又称“五柳先生”。...

  • 范浚之白居易(诗词系列之四)

    范浚的《戏效白傅体送姚删定》:倦客长年嗟久客,交游此地喜偕游。后溪水接前溪碧,小响峰连大响幽。千里家山千里梦,一春...

  • 范浚之卢仝(诗词系列之六)

    宋范浚在《同侄伯通端杲效卢仝体》这样写道: 一春痴癖门长扃,两耳不闻鶗鴂声。不知东南风,扫尽红紫英。行行点检桃李径...

  • 唐代诗人诗咏“终南山”

    近来,受兰溪市范浚研究会会长范国梁之托,在编《范浚研究集》,其间,我断断续续地写了长文《韩愈之范浚》。也因此,对韩...

  • 范浚之李白(诗词系列之二)

    范浚十分崇拜李白和杜甫。他在《陶潜咏》中说:“诗篇经李杜,犹得擅精清。” 1、范浚在《登八咏赋》中这样说:“慕太白...

  • 范浚之温飞卿(诗词系列之七)

    宋范浚在《同弟茂通效温飞卿体》中写道:海棠红歇莺停歌,麦风时候犹清和。帘垂箓簌深院静,赤栏细柳阴婆娑。 池塘正觉幽...

  • 范浚之李贺(诗词系列之三)

    1、春融融效李长吉体 天暄地媚春融融,化工点染分花容。 东风夜半入香陌,杂树晓繁争白红。 兰丛蕙根芳翠滴,柳艳明眉...

  • 范浚与唐代诗歌(诗词系列之八)

    《范浚集》共收录了165首诗歌。从部分仿人之作中可以看出,他特别喜欢唐朝(618~907)诗人、词人及他们的作品。...

  • 韩愈之范浚

    本文重点讨论韩愈对范浚道、辞之影响 首先,我们来重现韩愈。 道统之说。韩愈第一个确立了由尧、舜、禹、汤、文、武、周...

  • 范浚之杜甫(系列之一)

    最近,丁启针在《唐宋时期哪些人在疯狂地迷恋着杜甫》一文中说,理解并欣赏杜甫的诗歌艺术,杜甫生前便不乏其人,死后更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范浚之陶潜(诗词系列之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bte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