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从莎草纸到互联网》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从莎草纸到互联网》

作者: 发发Fairy | 来源:发表于2018-08-04 17:25 被阅读366次

社交媒体是从我们还是猴子的时候就有了,太阳底下无新事。2000年来社交媒体呈现一个:从分散的,去中心化的——报纸、电视等大众媒体中心化——互联网使人人都是自媒体恢复原本去中心化的过程。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从莎草纸到互联网》

这个过程具体是这样衍化的:

1. 脑容量与社交

“相对于哺乳动物,灵长类尤其人类的大脑相对于身体要大很多,而大出来的部分就是新大脑皮层。研究发现:在各种灵长类动物中,新大脑皮层的大小(占总脑容量的百分比)和群体的规模有着惊人的相互关系”。

名词解释:新大脑皮层是负责形式高等职能,如空间判断、感官感受和有意识的思想。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人类祖先智人这一支在群体规模和新大脑皮层大小上得到了最好的发展,于是在竞争中胜出了。

2.大猩猩的社交:梳毛

“灵长类动物通过称为互助梳毛的行为来维持同盟关系,或是一对一的互相梳理,或是分为叫作“同盟”的小组彼此梳理。灵长类动物花在梳毛上的时间远超过了纯粹的卫生所需。通过选择给谁梳毛,梳多久,以及允许谁在一旁观看,他们还可以发出社会性信号”

3.古希腊人:记忆、言语优于文字

“苏格拉底抱怨说,书写使人不再需要记忆,因此而削弱了大脑的功能,造成学习者灵魂的健忘,因为他们不再运用记忆力;他们将依靠外部的书面字词,自己不再记忆”。柏拉图也有类似的观点,他更推崇对话而不是书写。不过,“柏拉图的这一论点得以延续至今,是因为他把他们写下来,这真是讽刺”

4.古罗马的Facebook

古罗马地域广大,各地贵族、官员之间通过信件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社交网络。先后在罗马和小亚细亚任要职的西塞罗的通信是先进保存下来的那个时代的最完整的通信记录——900封信。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他们常常会将自己的演讲稿群发给自己的好友。除非特别说明,通信是可以被公开的。流行转发别人的信件并附上自己评论。一般都有自己的抄写人队伍(人员有多有少,大V可能需要几十人):为了保留原信,转发前需要抄写一遍;群发则需要大量的抄写工作。

由于远离罗马的人对资讯有强烈的需求,出现了专门在罗马收集信息信息并定期将这些信息发送给其客户的最早的“新闻工作者”。

5.平民的涂鸦

而这些在当时是有钱人才能玩的游戏,平民百姓有他们自己的方式:涂鸦。因为被火山掩埋,庞贝和赫库兰尼姆保存了当时大量的建筑涂鸦。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罗马的人民就像现今的网民在论坛里发帖一样通过涂鸦来表达观点、寻找人、做广告。比如:有人在一家客店住过后,觉得很不满意,于是在不远处涂鸦给这家店留了个差评。

6.《新约》的来源

“从公元1世纪中期开始,地中海沿岸的基督教会之间就开始不断地交流信件和其他文件。《新约》的27篇中有21篇是信件(使徒书信),剩下的6篇中2篇含有书信。”

7.路德:史上第一号大V

由于1440年前后古登堡发明了印刷机,极大地提高了文字复印的速度。社会精英经由出版“小册子”从教会那里渐渐夺回一部分话语权。

罗马教廷通过卖“赎罪券”来维持其奢华腐朽的生活,马丁路德认为这是不对的,于是出版了个“小册子”讨论这个问题。

当时没有版权的概念,每个印书商都可以去印自己认为有销路的“小册子”。于是,马丁路德的多本抨击天主教的“开源”免版权费的小册子经由欧洲尤其德意志城邦的印书商的复印病毒式地在欧洲传播开来。

罗马教廷作为当时的当权派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果不回击则舆论被路德这个小刺儿头带走了,如果回击则意味着“承认神学的问题是可以讨论的,承认公众有权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评价后做出自己的决定,而这两者都有损于教会的权威”。

8.咖啡馆使我们变蠢了

咖啡馆这种场所在17世纪从阿拉伯世界传入欧洲后就很受欢迎,很快成了重要的聚会场所和信息交流的中心。“咖啡馆的气氛鼓励陌生人之间的交谈,阶级和社会地位的差别完全被抛在一边。一套印刷而成的咖啡馆规则规定:‘无论一个人的地位如何,都不必为地位高的人让座’”。查理二世曾经因为担心它成为阴谋造反的中心企图在英国取缔咖啡馆。

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前身实际上就是一个咖啡馆。

号称是当今世界保险业中信誉最高、名气最大、资金最雄厚、利润最多的一家大保险公司英国劳埃德保险公司的前身也是一个咖啡馆。

现代科学的奠基之作,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的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原理》——起源于咖啡馆。

《国富论》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亚当斯密在大英咖啡馆里写成的,这家咖啡馆是他在伦敦的基地和通信地址。

9.电报社交网络

“没有电文传送、闲着无事的时候,报务员除了聊天、交流传言和开玩笑之外,还在线上下象棋,玩跳棋。他们经常通过线上交流成为朋友;报务员在线上认识,后来发展成为情侣的事也时有发生。”

10.电视,国民的麻醉药

“曾在联邦通讯委员会任职的约翰逊宣称电视是不折不扣的失败:它不仅没有使我们成为更好的人,实际上反而使我们不如从前。电视产生了‘普遍而有害的......麻醉效果’”。

“1950年平均没人每天看4.5个小时电视,1960年5个小时,1970年6个小时,1990年7个小时,21世纪初每天8个小时”

“看电视这种完全单向被动的活动成为无所事事的代名词。比看电视更省力的恐怕只有睡觉。广播模式把广播电台的听众和电视观众视为纯粹的被动消费者。比起使人们能够创造、传播、分享以及重改和交流信息的媒体系统来,电视属于另一个世界。它是社交媒体的反面”

11.互联网:人人可以参与的社交媒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从莎草纸到互联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mmm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