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在公交车上,去审视这两天的培训,看看留下了哪些东西。
1.深深的理解,浅浅的干预,看到深处,点到浅处,给来访者留下空间自我探索。让我想起小时候刨红薯。
2.面对沙盘,Z的感受是什么?如果没有感受,觉察一下是否是移情,自己屏蔽了什么,如果不是移情,从关系角度觉察一下,情感和边界。有了感受,构建场景,与来访者讨论。
3.专注于来访者,专注于沙盘,专注于整体,均匀悬浮注意
4. Z做的三件事:
看来访者是如何做沙盘的(选择沙具的状态,如何放的)?
来访者是如何讲述她的沙盘的(沙盘给你的感觉和来访者讲述的是否有差异)?
如何理解来访者的沙盘?来访者的沙盘在诉说什么?
5.为什么讨论时问题呈现?
L制作的沙盘不仅是沙盘,也是L怎样理解生活的。Z通过投射自己的感受来影响L。说的过程中,被来访者润饰压抑的部分,Z帮助她意识化。即使一部分改变不了,但在治疗师、沙盘、来访者这个三元关系里,来访者可以感受到不一样的可以体验。
6.沙盘的留白多,可能来访者在现实中很容易引诱别人攻击她。
7.我们所害怕的东西其实都是害怕重新体验过去的体验。
8.原型沙具表达集体无意识状态,如果来访者使用原型沙具,有可能来访者的自我功能还不够强,来访者觉得自己的能力还有欠缺。
9.怎么评估来访者是进步还是后走?
最怕L不动,不怕进步和后走。怕只用一种防御机制。
10.怎么理解来访者?
理解他现在的状态
理解现在他与过去经历的关系?
他怎么看?反馈给来访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