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不是孩子的错》读摘笔记6
一、依靠纪约束孩子
和其他孩子比起来,叛逆孩子更具有挑衅性,而且对纪律更加抵触。这是因为他们情感上还不成熟,不会变通,很难处理冲突。为了有效地利用纪律约束方法,我们必须把纪律当做教育和支持孩子的方法,而不是赢得控制的一种方法。这是让纪律产生效果的唯一途径。
当孩子感受到了父母对他的关爱和理解时,他会不轻易去犯错。强迫叛逆孩子遵守纪律时,父母得到的回报是烦恼、不安,因为他们把注意力放在了他们认为应该起作用的纪律约束上了,而并没有放在实际会有效果的措施上。比如,很多父母会照抄照搬一些自己父母曾经运用过的老办法,或者认为“正确的事情”去约束孩子,而那些措施经常是与惩罚或严厉的体罚相连的。
惩罚并不能教育或者引导孩子向积极的方向转变,相反,惩罚是通过让孩子在精神上产生羞愧感、运用控制和恐吓来影响其行为的。这种盲目严厉的途径是最失败的一种做法。
多多鼓励并支持孩子去学习,去做合理的选择。如果孩子做不到,那就帮助他吸取教训,而不是过度惩罚他。
可靠的纪律是关爱和理解,只有你和孩子之间有了充分的相互理解,纪律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效果。不肯悔改是叛逆孩子伪装自己的表现方式。
比如,他们需要父母关注,感到自己能力不足、想要报复、充满嫉妒、感到害怕、甚至身体不舒服,都可能会导致叛逆行为。
经常使用惩罚是没有什么效果的,因为孩子对这种强度已经逐渐适应了。时间久了,父母为了达到一定效果,就会越来越严厉,后果惩罚就会升级,直致失控。
这样,同时孩子的恐惧、愤恨、痛苦就会湮没他们学习的潜力。所以,学会换位思考,才能让孩子做到承担后果的同时又做到非控制。只要在管教孩子的时候想到教导而不是采用强制手段,就做到了非控制。
比如,哥哥打了妹妹:
控制:“你打你妹妹,显然你不能控制自己,给我起来立刻滚回来自己的房间!”这是强制孩子回房间,是控制,表达的是爸爸愤怒的情绪。
非控制:“你打你妹妹,我感到很担忧,我希望你回到你自己的房间好好想想自己的行为,等大家都平静下来后,我们再讨论这件事情。”这是给出的建议,是非控制。
二、纪律约束的时候,我们要注意的事项
第一、言行要一致。有效纪律依靠你的言行一致。你越是坚持言行一致,就越能在长跑中节约能量,因为你会停止不当行为。
第二、孩子的不当行为出现后马上做出惩罚。延后的惩罚,只会让他们变得更加激动,拒绝对错误行为承担责任,并且会变得更加气愤。他们会通过推迟承担后果的行为来挑战父母。
第三、愿意协商。
第四,在制定家庭规则时尽可能让孩子多参与。
第五、设定限制,但别强加太多的规则 。
第六、树立好的榜样 。父母应从自我做起,不要太死板、太严厉。
第七、帮助孩子理解规则和破坏规则的后果 。
第八、私下给予回应 孩子。避开别人避免伤害他的尊严和自尊心。
第九、告诉你的孩子你多么爱他。你不喜欢的是他们的行为,而不是他们本人!
要记得,有效的纪律不是为了证明你是掌控者,在对待判逆孩子的问题上,我们要用非控制态度。你越是想控制自己的叛逆孩子,他们反而越是想控制你。所以,我们必须要冲破控制孩子的本能,如果你的控制欲过强,孩子遇到问题就不会向你寻求理解和帮助了。
纪律约束也不同于惩罚。叛逆的孩子已经付出惨重代价了,他们情感遭受折磨、家庭关系紧张,还失去了友谊、时间或快乐。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学习不同的管教方式,而不是继续惩罚他们。
体罚更加是无效的,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失去自信,导致他们觉得自己是个讨厌鬼。学会在你面前不犯错,但他自己并不知道正确和错误的界限。
如果父母太温和而不能回应叛逆孩子的错误行为,那么他们就会失去威信和尊重。纵容型家长的叛逆孩子和专制型家长的叛逆孩子一样多。很多家长对孩子的纵容其实是对自己儿时经历的反叛。
因为自己压力重重,没有精力制定规则并去实施它们。如果你不过分顺从或者冷漠的话,你的孩子叛逆行为会减少,会更加尊敬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