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堇年,80后中罕有的严肃文学派作者,后安妮宝贝时代的代表作家。
在她看来任何艺术形式的终极追求都是表达内在外在的美,由此反对以词藻堆砌为由批判年轻作者的表达。
她的作品风格多以成长为主题,注重反思和救赎,热衷于书写成长的诸种疼痛与记忆,敢于展示青春的真实。
所以,少年时读她的作品,你会有很多共鸣,你会觉得字字入心,句句都是在说自己。
《被窝是青春的坟墓》是作家七堇年的成名作,本书以关注成长为主题,以散文和短篇小说的形式表达了对成长成熟的思考。
我第一次遇见你,在旧书摊,那时我高一,遇见你的那天是好不容易熬过了一个星期放风的日子,是再平凡不过的周日,你很安静地躺在角落里,散发着陈旧的气息,灰暗的外表亦如我当时的心境,就这样,我买下了你。
后来,我发现:
陈旧的外表永远阻挡不了有趣的灵魂溢出光芒,让生活变得无趣而冗长的,是陈旧的心灵。
你陪我度过了那段迷惘、浮躁、叛逆的岁月,熬过了短暂而又漫长的青春,潜移默化中,我长成了我喜欢的样子,因为你。
青春,一直是一个饱含深意的词。
在那样一个唯唯诺诺的年纪,伤情似乎是装点生命的勋章,好像只有凭借那些幻觉般的、被我们脆弱的主观承受能力无限夸大的非难,我们才得以拥有热泪盈眶的青春。
在那漫长而黑暗的时光里,属于自己自由的时间总是被挤得恍如缝隙。
我一次次看到完整而庞大的黑暗,如一张不透风的密网,一丝不漏地罩住了我的青春。
那时,唯有深夜才能给我们一点点喘息的空间,所以,我们都成为了深夜诗人。
当万家灯火尽时,挑灯夜读的、所谓青春的我终于登上自己的舞台,感受着这只属于自己的、片刻的欢愉时光。
一篇篇回味无穷的短篇小说和一页页引人深思的随笔刻画了精致内涵的你,而你温暖了那时雨天下被淋湿的我。
在你描绘的故事中:
闺蜜“十禾”是一个追求自由的姑娘,她可以随时随地拉着你在顶楼闲聊吹风,在阳台看喜欢的男孩打球,也可以随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每到达一个地方,寄回一张明信片,像是这样便可共同感受着异国异乡的风光。
而“我”则是被困于囚笼的傀儡,这囚笼被称作教室,每次抬头,不是看粉尘乱舞,就是呼吸沉闷的空气。
简短的故事里有着青春的两种状态,丰满的理想、骨感的现实;青春可以放纵而自由,也可以沉重而迟缓,但无论你选择哪一种形态,遗憾都不会少。
在高三的日子里,我的生活就像书中的故事一般,主人公和我都活在平静遥远的角落,无力怜悯,却又都在无力而又顽强地抗争着,享受孤独,把玩无奈。
打理那些千头万绪的杂念,喝自己冲的咖啡,睡自己铺好的被窝,写自己的作业,考自己的试…
四年后,再次捧起你阅读,“陪伴”与“成长”又有了更深的意义。
你说:“生命中有爱,是我们坚持走下去的全部意义所在。”所以,我很想把四年前那个被淋湿的自己搂进我的怀里,然后告诉她,所有的悲伤都将被抹平。
你说:“明知道要被遗忘,需不需要努力留下痕迹?”所以,我很欣然地接受相遇,也平静地面对离别。
你说:“我们应该把生命浪费得更有意义一些。”所以,在接受命运的不如意的同时,也努力创造惊喜,不辜负与任何事物的遇见。
……
过去那些不懂事的时候,我们这些迷惘在青春期里的孩子,总需要经历一些咋咋呼呼的伤春悲秋,才会渐渐懂得隐忍平和。
现在的我偶尔也伤春悲秋,但总能找到亮光去追寻;尽管经常碰壁,但总是会在碰壁后找到新的方向。
我想这是你给的乐观,让我即使面对困难,也能苦中作乐。
每一次与你相遇,你总能给我惊喜,你的一字一句都没有变,你还是原来的你;只是有你相伴的日子,成了我扎根沉潜的日子,最后,你送给我想要的样子。
每一个人都需要遇到一本书,那本书虽不能教你怎么生活,但它一定能给你启迪。
本文摘自公众号【随忆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