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的教材上看了“元认知策略”。
之前李笑来老师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里对元认知能力的定位很高。把元认知能力定位为“人应该拥有的最重要的能力”、“一个人的财富创造能力最终也只与元认知能力有关——其他的都是附属因子”。他对元认知能力的定义是“对自己思考过程的认知和理解”。
在《教育知识与能力》的学习策略一节,讲述了最常用的学习策略分类——迈克尔等人的分类。他们把学习策略概括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下文是这本书中对元认知策略的摘要。
元认知是对自身认知的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基本方面。
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分为以下三种策略:
1、计划策略
计划策略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计划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一个完整的计划策略大致包括预测结果、确立目标、决策分析、有效分配时间、评估有效性、拟定细则等环节。元认知计划策略包括学习过程中制定自我学习计划、学习方案。
2、监控策略
监控策略是在认知活动进行的实际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和不足,正确评估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并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活动、策略的结果。元认知监控策略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控自己的速度和时间等等。
3、调节策略
调节策略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根据对认知策略的效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调节策略和监控策略有关。例如,当学习者意识到他没有理解课文的某一个部分时会退回去读难懂的段落;在阅读难懂或不熟的材料时会放慢速度,复习他们不懂的课程材料;测试时跳过某个难题,先做简单的题目等等。调节策略能帮助学生矫正他们的学习行为,补救他们理解上的不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