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四五个月坚持静坐加内观,我感觉我的感受变得细腻了,思考变得细微了。
有两个例子可以说明。
一个是前天自己摊的煎饼馃子很好吃,我忍不住就想写写它为什么这么好吃?
我平时很喜欢吃东西,但描述起来基本也就是真甜、好香等字眼。
然而那天我仔细品尝煎饼,发觉就口感来说,煎饼是酥脆柔韧的组合,这是牙齿和两颊的触感;以味道来说,是咸中带微甜微辣的,这是舌头味蕾的功劳;以气味来说,是绿豆面、鸡蛋蛋白质、小葱、芝麻等几种香的混合,这是鼻子的功劳;煎饼食材是黄黄的面饼配上绿绿的小葱还有黑黑的芝麻,让人一看就有食欲,这是眼睛的功劳。。。啊,我第一次分清了人们常说的食物的色香味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进一步想到,食物的美除了色香味之外还应该有一个字:触。比如吃鱼籽寿司时,鱼籽在齿间弹跳的触感;孩子们吃跳跳糖时,糖粒在唇齿舌间扑扑爆裂;喝一口新鲜的扎啤,啤酒泡沫在舌头和上腭间沙沙破裂。。。这种触感带来小小的刺激和愉悦,让人欲罢不能!
人有六感:眼耳鼻舌身意。去想吧!天下事里惟有食物(色香味触)能带给人们如此丰富的感官享受!所以几千年来人们喜爱美食赞叹美食就不足为奇了!
另一个例子是那天我和丈夫开车在环山公路上行驶,那是一条县道,很不好走。搁以往,我会凭感觉一股脑地说:啊,真是太险了!太险了!
但那天我仔细观察和感受这条路之后,才知道它的险在于:
一、陡峭。下坡坡度大。
二、曲折。急转弯多。
陡峭和曲折是两个方向维度。一个是上下一个是左右。两者相加,如果再遇上会车(有限的路面宽度),使得车操控起来变得格外困难。所以才称得上是“惊险”!
为什么这次我能静心感受这个险?我想是因为坚持静坐给了我定力,让我能在对路况的恐惧担心中出离出去做一个旁观者。为什么我能感受到煎饼的美味?因为经常内观让我对自己的感受变得敏锐。
就是这两个例子,让我觉得我脑子终于分开瓣儿了,好开心!
我也终于明白那些大作家们为什么对一件事物或一处风景描摹得那么生动形象、栩栩如生,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那是因为他们认认真真地观察了、感受了!
我会继续保持这个好习惯。看看以后还会有什么新的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