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英雄辈出,每当大家谈及,魏国五子良将和蜀国的五虎上将往往就会被拖出来进行对比。
有意思的是,算五子良将和五虎将的时候,大家总会数一数的多一个人出来,比如魏国总是提及乐进和李典,但是有一个人没有被列入;算蜀国的时候,总觉得魏延也很厉害的样子。
如果按照一个名将的一般套路,五子良将的张颌就是一个很好的代表。
首先就是出道早,黄巾军的时候就开始兢兢业业地为大汉平乱,所以贯穿整个三国,大家都能看到张颌的身影。还不用像廖化一样,虽然活得长久,所处的境地一直都有点小尴尬。
很多人也以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才是理想中的名将模板,事实上名将不是兵仙,有胜有败的时候,才能更加彰显名将之风。
张颌一生和很多名将对垒过,前期有镇压黄巾,中期有破异族乌桓,还和马超交手,算是天南地北,各路人物都见识过了。
虽然大家对张颌印象最深的还是膝盖中了一箭,不过选取张颌征战中的三败记录,也可以很好的认识他吧。
第一次大败就是跟袁绍了,官渡之战中袁绍决策犹豫,战机贻误,最重要的还是内部不和,于是张颌被曹洪击败以后就顺势投降曹操了。
这就是主公无能,累死三军了,像许攸这样知根知底的谋士,要么安置好,要么就控制好,结果居然能够带着军机逃到曹操手里,可见军中无纪,出入不严,难怪颜良会在万千军中被关羽一骑斩杀。
第一次失败,算是换来了张颌的新生,跟着曹操反而能够发挥才能,一路驰骋沙城。
而张颌人生中的第二次打败,仍然是一次机遇。
按理来说,跟着曹操前中期都熬过去了,后期对战的话,孙吴和蜀汉似乎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对手。
可能就是命了,一生擅长利用地势的张颌,偏偏被张飞在山道里突袭。
这是一次惨败了,差点都没能逃出去,不过也正是这次惨败的经历,让张颌在后来夏侯渊战死以后,利用经验整顿军队,不至于一败涂地。
败而能阵,败而能战,甚至刘备也表示要杀就杀张颌这样的魁首,杀个白地将军夏侯渊算什么。
前两次失败都有几分化险为夷,因祸得福的感觉,到了第三次,就成为了一场谢幕战了。
大魏诸多名将都已经去世,张颌在追击诸葛亮的时候膝盖中箭而亡,这已经是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时间,距离当年镇压黄巾,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
或者对于一个名将来说,最后战死沙场,而不是老病于床上,也是一种归宿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