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微

作者: 162LTT | 来源:发表于2018-09-25 19:38 被阅读0次

        古人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此言得之。

        从哲学角度来看,一个蚁穴或许并不能导致堤坝崩塌,但是众多蚁穴可以;一只小虫子可能并不会使一颗苍劲大树枯萎,但是一群小虫的不断攻击可以。之所以微小的事物能够产生这样大的影响,是因为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通过一定的积累从而引起质变,促使事物的性质发生变化。一些忽微往往是祸端发展的根源。

        杨修恃才傲物一个“活”字展示出他的机智但同样也让曹操嫉妒。“一人一口酥”让曹操心生厌恶。最终因为食之无味的“鸡肋”葬送了自己的生命。一件件小事,曹操完全可以不予理会。但是正是这一件件秋毫之事让杨修在曹操心里变得愈发讨厌积成大祸最终命丧黄泉。

        唐庄宗接受父矢,以函梁君首,系燕子组。何其风光。赫赫战绩让欧阳修不禁称赞。但就是这样一个“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的庄宗在国泰民安之后,宠信伶人。朝歌夜弦,耽迷音乐。最终伶人作乱,庄宗不光葬送了自己,也葬送了一整个国家。何其悲哉!难道伶人真能敌过天下豪杰?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当唐庄宗开始沉迷音乐的时候便埋下了一颗亡国的种子,日积月累,大势所趋。亡国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故曰:“祸患积于忽微。”

        苏轼的一句“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醍醐灌顶。面对强秦,各国听信谗言疏离忠臣。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奉之弥繁,侵之欲急。秦国积威之势使得六国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而秦国统一六国后,暴施天下,二世而亡。其灭亡又何尝不是一种忽微呢?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百姓敢怒而不敢言最终揭竿而起推翻秦王朝的统治。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看似不起眼的一个小错误,小毛病如果不注意就有可能导致一个人的丧命,国家的灭亡甚至是一个朝代的颠覆。

        受贿总数过亿的贪官有可能每一笔的受贿金额不足百万;森林里的熊熊烈火可能只是一个个烟头引起的;病入膏肓的蔡桓公刚开始可能只是微不足道的小毛病……每一件给人带来极大危害的事物都是从不起眼的小事发展而来的。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就是为了杜绝忽微之祸。只有及时改正自己的小毛病,不给它留一丝一毫的机会才能完善自己,不断进步。

相关文章

  • 忽微

    古人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此言得之。 从哲学角度来看,一个蚁穴或许并...

  • 曦光忽微

    “每天早晨穿过教学楼间同一条曲折的小路,目光以同样的角度扫过前方的那片林子。初曦的太阳逐渐逐渐变换着方位,但对...

  • 设计。

    微忽的骗局,是时尚。关忽到生命,是责任。

  • 祸患常积于忽微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前些日子,时间都花在网络小说上,书柜里的书上好似都已有些许积尘。今天闲来无事,...

  • 祸患常积于忽微

    不细心经常会产生一些问题,最近工作上又遇到一个粗心的问题,发现后,心里有点颤. 不过没部署到线上,联调,测试的目的...

  • 祸患常积于忽微

    最近学校连续出现了几次比较“难堪”的“事故”,这样频繁的“绊脚石”搞得人心惶惶,让人不得不反思:如果一个学校连...

  • Turn Off The APP

    最近的消息,好的坏的,不好不坏,时好时坏。感觉外面的忽好忽坏变成了自己心情的晴雨表。微博也好,微信也罢。知微见著,...

  • 忽晴忽雨忽阴

    2017.6.12 -Pzq 我倾向于把坏的东西继续使用,珍贵的东西越旧越有味道,我害怕对很多东西...

  • 秋色

    秋日私语叶知秋 一缕残阳微凉意 忽风忽雨绿换装 暮色阑珊枫叶红

  • 忽晴忽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忽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evl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