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笔记03

作者: 邓瞪蹬噔 | 来源:发表于2018-12-17 22:28 被阅读2次

【系维着个人的道德】

“团体格局”有一个“实在”的团体,超越于个人之上,就像“神”与“子民”、“国家”与“公民”的关系。因此,在基督教中,基督是否认了父母了存在,来确保基督身份的“无私”,如此才能保证其庇佑的子民人人平等,每个人与基督的关系(即与团体的关系)也是平等的。因此团体格局的道德体系有一套权利和义务的体系来约束,于是产生了宪法。

但是在“差序格局”的社会,社会关系是从“己”出发的一层层私人联系,它的道德体系中(中国的伦常),讲究的是孝、悌、忠、信、礼、义、廉等,都是维系着私人关系,私人关系不同,亲疏不同,就会拿出不同的道德标准来衡量。

【家族】

家庭是以亲子为结构、抚育为功能的社群。在西方“团体”格局下,家庭与家庭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夫妇是主轴、子女是配轴,子女成年就离开家庭,经济、政治、宗教等功能由其他团体负责,家庭并不具备这几个功能。因此在西方家庭中,夫妇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感情维系。

但在乡土中国,家庭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是纵向的靠父系家长制、差序向外扩大,形成“氏族”。“氏族”是一个事业组织,承担了政治、经济和宗教等功能,而且主轴是父系一脉,夫妇关系反而成为配轴。因此在乡土社会,夫妇关系主要是靠共同完成事业关系来维系,比如男耕女织、男外女内,而不是靠情感来维系。因此夫妇关系不亲密,包括子女也有伦理道德。这正是因为事业组织讲究效率和纪律,排斥情感,所以我们常常看到的而是男人和女人在家各干各的职责工作,娱乐生活也是男人和男人玩,女人和女人玩,孩子和孩子玩。

相关文章

  • 《乡土中国》笔记03

    【系维着个人的道德】 “团体格局”有一个“实在”的团体,超越于个人之上,就像“神”与“子民”、“国家”与“公民”的...

  •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03

    #礼治秩序# 自古以来就有"法治"和"人治"的说法,但作者认为"人治"不是真的以人的意识办事,"法治"与"人治"本...

  • 2020 3 月读书笔记之一: 乡土中国

    2020 3 月读书笔记之一: 乡土中国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我在不同的场合很多次听到过这本书,本书是由...

  • 2018-03-12

    乡土中国法辩政法笔记法学阶梯社会契约论论法的精神

  • 乡土中国笔记

    差序格局: 克己就是修身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是所,而众星拱之。”

  • 《乡土中国》笔记

    l 乡土本色。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乡下人离不了泥土,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种地的传统深入中国人的血液,不管...

  • 乡土中国笔记

    亲密社群的团结性就依赖于各分子间都互相的拖欠着未了的人情。 亲密社群中既无法不互相欠人情,也最怕算账。算账,清算等...

  • 《乡土中国》笔记

    一、乡土本色 1、以农为生“土”在乡土社会中地位崇高世代定居,流动性小2、聚村而居出于小农经营对距离的要求水利对合...

  • 《乡土中国》笔记

    《乡土中国》 费孝通 32个笔记 导读 2023/9/2 发表想法 笔记 >> 因为“土”的滋养,才有了“面朝黄...

  • 乡土中国笔记:乡土本色

    作者认为中国的社会基层是乡土性的,而乡土一词的“土”字,说明中国与泥土之间的密切关系即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土中国》笔记0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hyh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