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写作马拉松
【写作马拉松】小丫:据说郭沫若年轻的时候也参加过这个活动

【写作马拉松】小丫:据说郭沫若年轻的时候也参加过这个活动

作者: 小丫魔魔达 | 来源:发表于2016-10-08 23:20 被阅读298次

缘起

2016.9.29从@小鸟的朋友圈里知道了这个活动:一年一度的国庆写作马拉松重磅来袭。当时就非常想体验一下一天时间内完成42000多字的写作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于是二话没说就报名了。

由于国庆节的七天假期日程已定,1日坐车回家,2日商量婚礼的相关事宜,3-6日骑行胶东半岛沿海路线,7号坐车回杭州。立刻去跟张先生商量能否挤出8-10小时干这件事儿,原本很紧凑的行程变得更是一点儿空余时间都没有,后来看我参加活动的决心。张先生对我说:“参加吧!据说郭沫若当年就参加过这个活动!加油,李作家!”

过程

第一次尝试:

我从未尝试过连续写作这么多字或者这么长时间,所以对自己情况一无所知。

时间:2016.10.1

时长:8:20-12:20

字数:7300字

形式:打字

地点:家里

环境:安静舒适

这小试牛刀的4个小时,7300字让我知道了这个任务的艰巨,要是按照这个速度,完成全马需要24小时。Oh,my god!

接着下午就滚去坐车,按照原定计划,回家-商量婚宴-骑行,但是内心的小遗憾越来越大,这可是郭沫若年轻时候参加的活动啊。

第二次尝试:

吸取上次的教训,开始改变策略,行走坐卧揭是写作,语音打字方位输入。

时间:2016.10.7

时长:8:00-24:30(其实已经到达了第二天)

字数:42414字

形式:语音录入+打字

地点:烟台家里+火车站及火车上+公交车上+杭州家里

环境:变换太多,任性不总结

在那夜深人静的时候,有一种超越了自我的感受。虽然仅仅只是写了几万字的流水账,但是离大文豪又进了一步。

体验

写作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我的4w多字,有一半写的是和张先生的恋爱史,因为一直想记录这个没找到机会。另外一半,是一些杂七杂八平时想写的东西的拼凑。这些拼凑中有一篇是我前两天看@Andy的文章《这一次,我仿佛找到了真正的乐观》,有感而发,回复他的一篇文。还有一篇是我翻看朋友圈时,看到一个文章叫做《一个房子干掉你的一辈子》,我对里面的观点嗤之以鼻,所以写了一篇文反驳他,第一句话就是:一栋房子就能干掉你,你的一辈子未免也太脆弱了吧?通过这两篇文章我忽然发现,写作是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他虽然比对话来得慢,但是可以更有逻辑,更有力量。

持续写作就可以倒逼自己输入。我在写作的过程中,尤其是后半截的说理部分,常常写到一半,会发生两种可怕的事情。一是自己说的例子并不能证明自己最一开始的观点;二是想引经据典,但总是到嘴边想不起具体的故事。第一点是因为自己思考的不够深入,事情的归因就错了;第二点是书读的太少,没有文化。所以,持续的写作吧,它会倒逼着你输入的。

写作是一个持续的积累的过程。在写作持续到最后几个小时,基本上自己想表达的都写光了,这时候去翻自己的趁早本,又发现平时自己的一些小想法,越发现越多,最后还找到了其中的许多联系,反而最后不想停下来。如果平时自己就能把这些想法整理出来,哪怕只是一些碎片化的思考,时常进行总结反思,最后也会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写作不是一时的,是一个持续的积累过程。我相信郭沫若一定不止参加过一次写作马拉松的活动。

一个好的开始

希望马拉松训练营是一个好的开始,让我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可以持续写作,倒逼自己输入,欢迎大家监督点评拍砖,总之是一切互动。

小丫的公众号:小丫魔魔达

喜欢郭沫若/小丫/李作家/张先生的小伙伴欢迎打赏,么么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作马拉松】小丫:据说郭沫若年轻的时候也参加过这个活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skp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