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重温了金庸老先生的《天龙八部》,看的不是小说。是黄日华版的电视剧。记得小时候看的时候,总感觉看不懂。尤其最后的结局乔峰死了,当时觉得太可惜遗憾了。
原来有些事情,真的是要经历过人世沧桑,才能懂得人生的感悟。
后来才知道金庸先生为什么要取名《天龙八部》,原来是来源于佛教。也叫做八部天龙,天龙对应的就是剧中的主角:义薄云天的乔峰,大理王子白面书生段誉,少林寺慈悲为怀的虚竹。八部对应的是我们众生相,譬如:康敏,天山童姥,李秋水,鸠摩智,段正淳,游坦之,慕容复,方丈主持等等。
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和所求,最终求而不得。
佛法有云:世间哪得双全法,不去如来不负卿。
乔峰一心只想找到带头大哥,替父母报仇,最后发现他要找的大恶人原来是自己爹。原来想和阿紫塞上放牛羊,却求而不得。最终死在自己手上。生为契丹人,从小在宋国长大成人,最后却面临两难的选择,自古忠义两难全,乔峰既不想背叛自己的国家,又不想生养他的宋国的黎明百姓和朋友免受战争苦难,最后决定选择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他的一生活的太苦,最后也没为自己活一次。
大理王子段誉一心喜乐佛法,钻研佛法。不喜杀戮,不好武学。却被迫练就了六脉神剑,北冥神功,凌波微步。一心只喜欢神仙姐姐王语嫣,却最后相识了一大堆妹妹。
少林寺和尚虚竹,心性单纯,憨厚纯良。和段誉一样喜欢佛法,秉持着出家人戒守清规的自律,不过被天山童姥逼的犯了贪嗔痴戒律。也犯了色戒,最终只能还俗。他其实只不过只想当寺庙里一个小和尚的愿望而已。
他们三个人,经历了太多之后,最后得到的都不是他们最初想要的东西。一切都已物是人非。而里面的配角,就是我们终生相,有关欲望,有关情义,有关慈悲。世人皆苦,谁也逃离不了。谁也无法避免。
反观我们现实的人生,何尝不是心苦劳力,求而不得呢?
想要一份简单纯粹的感情,却被命运百般捉弄,让人痛苦不堪。
想要一份平静稳定的工作,无奈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想要平淡平凡的人生,命运却波澜壮阔跌宕起。
人生中,求而不得是常态。不过如果我们不去过于追求最终那个好的结局,那么不求而得,才是我们人生的终极目标。
万事万物孕育,是自然而然生长的。我们只需向上成长,去经历人世沧桑,商海沉浮。我们会越来越触摸触碰到生命的真相和最本质的东西。
你人生所处在什么阶段,就会经历什么样的事情。老天会给你何种磨难,你求与不求,结果都不会改变。
所以《易经》上说:一个人最大的能力就是明白他这一生的本分在哪里。
求而不得未必是遗憾,不求而得才是人生的态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