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面的话:过去十年自己的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在学习与实践投资理财上,这个过程阅读了大量投资理财方面的书籍。自己有记笔记的习惯,几年的时间下来陆陆续续记录了十几本学习笔记,主要内容就是学习投资(机)过程的感悟与思考,都是随处、随时的个人感悟体会,虽对别人没有什么价值,但对自己来说确实是自己走过的一段路和流逝的一段时光。投资最可怕的是既损失金钱又损失时间。这些投资(机)学习笔记也是自己的思想历程,不管别人看起来多可笑、多肤浅,但至少对得起自己过往的时光,时间老去我们还剩下什么?记得有人说:股票市场是有经验的人获得财富,有财富的人获得经验的地方。霍华德.马克斯也说过:“当你什么都没有得到的时候,你得到的是经验。”《我的投资(机)学习笔记系列》就是自己收获的经验。)

2009年12月14日 周一,
《易经》学习体会:
命运其实就是每个人的意志力,忍耐力。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明理,弄清内在规律,理念认知,实践行动。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五十岁后的命运负责。
变化80%-90%都是错误的,
道理都是直的,道路都是曲折的。
长期持有之路也是曲折的,自然是判断事物的唯一标准。面对每天的变化,以不变应万变为最高智慧,必须放弃自己每天、每时、每刻鲜活的想法和念头,真正做到不动如山。不是自己的想法,而是自己坚持不动让自己盈利,这是无数失败者的教训,也是极少数成功者的经验。
莫名其妙、鲜活的念头只会害自己,例如2009年7月底一轮大跌展开,自己自作聪明的想提前预知并提前行动(卖出),结果并没有好好多少,提前卖出,随后买入被套,反而不如持有不动迎接下跌调整。股市是懒惰的人赚勤奋人的钱,笨人赚聪明人的钱的地方。自己的操作,更多的是情绪主导下的盲动,并且一次卖出就以证明自己是个十足的伪价值投资者,一秒钟就会改变一切,一刹那就是永恒,结果注定是一场空。
2009年11月又一轮调整,满仓持有并没有想象的损失那么大,反而是市值增值,但中间的调仓也显示出自己不成熟心态。冷血的看待周线与月线,不抱任何幻想,想想与将来的的盈利相比,区区百分之几十的波动又算得了什么呢?
什么时候判断事物的标准都要一致恒定,
例如民生银行内在价值十元,市场下跌,难道九元卖出又跌至七元就证明自己的操作正确吗?或者是自己判断后要在跌到6.5元买入才是正确的操作吗?判断的标准是股价吗?应该是内在价值,恒定的东西,而不是变化无常的东西,同样,判断一次操作成功与否不是最后的价格涨跌与盈亏,而是,是否坚持了原则和计划。
市场是不可预测的,短线交易者永远犯两个错误,一个是市场受市场影响情绪化的操作错误,另一个是为了匆忙弥补上一个错误所犯的又一个错误,即两面挨嘴巴,短线者的盈利永远不够弥补所犯的错误遭受的损失,最终白忙一场,即投机赚的钱,必然一分不剩的还给市场。另外频繁的短线投机,最终必然逃脱不了市场的陷阱,而稳定着的长线持有才能过滤掉市场的风险。
正确的前提是在内在价值内能否按原则耐心等待价值回归,当自己有一些自认为高明,的念头,并极力想付出实践的时候,更要想想,判断的依据与标准,是否基于长期的原则与标准,当自己买入时是否基于长期持有的理由与内在价值(安全边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