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要临帖临傻了,巧临才是关键

不要临帖临傻了,巧临才是关键

作者: 书画之家网 | 来源:发表于2017-10-30 09:16 被阅读0次

临帖无疑是习书法最最重要的一桩事。不下大功夫,花大力气临帖,就妄谈书法,那是说胡话,就像吃饭不吃五谷杂粮,专想鸡鸭鱼肉一样,不早早踹腿才怪。

临帖需下苦功夫,常听老师们说,他们跟老师学书法的时候,老师常说:临某某帖一百遍,否则别来找我。

但是他们到现在也没有临下来这一百遍。“一百遍”是什么概念?以虞世南《孔子庙堂碑》为例,约一千九百字。我临帖的速度,大约是一小时十个字。并不是说一小时纸能写十个字,而是说吃透这十个字。《孔子庙堂碑》中难写的字,如“让”、“乃”、“盛”、“尽”,我是写了五六遍才基本上掌握的。这样算起来,一小时十个字还是多说了呢。以一小时十个字算,一千九百字需要一百九十小时。我要上班、做家务、陪老婆、陪孩子、应付各种杂事,平均每天习字的时间顶多也就是两小时。这样坚持不懈,每天坚持临帖,需要95天,也就是三个月的时间通临一遍《庙堂碑》。一年临四遍,十年四十遍,要二十多年才能临完这一百遍!就算早二十年,学生时代,无家无业,没有牵挂,放弃一切娱乐,每天写十小时(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还要做功课呢),也要五年!

好了,一百遍是不可能的,那么十遍吧。举例说明,一个人学书法,从欧体楷书入手,先学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十遍下来,三年,如果再学欧阳询的《皇甫诞碑》、《虞恭公碑》、《化度寺碑》,各临两遍,花二年时间。五年,欧体楷书差不多学到家了。再学虞世南《孔子庙堂碑》,临三遍,一年。六年,楷书功底具备了,学行书。《兰亭序》临十遍,半年,《圣教序》五遍,一年半,两年,行书功底也有了。八年时间,楷书、行书都能写了,可以,也应该再学学草书、隶书、篆书,但不是非学不可。接下来,就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定方向了。如果专攻楷行草隶篆的某一种,那么就要广泛地临帖。以楷书为例,欧阳询、虞世南学完了,再想提高,那么上至钟王小楷、北朝碑刻墓志、隋碑、智永,中及褚遂良、颜真卿、张即之、赵孟頫、文征明、王宠,下至近人黄自元、吴玉如、康殷等都要临习,方能融汇一炉,尽得楷书真奥。而上面所说这些书迹,如果通临,就算各一遍,没有二十年也是写不完的。也就是说,假设说我只学楷书,行书能凑合题款就成,自有楷书以来一千八百年的书迹全临写一遍,一辈子都不够。这还只是楷书一门。

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李白。人活一世,就那么短短几十年时光,掐头去尾,小时不懂事,老了疾病缠身,也就中间四、五十年的光景能干点事。所以一定要计划好,要干什么,想干成什么样。如果没有计划,完全凭念头去做,“打哪指哪”,那很可能是事倍功半,或是样样都行,样样都不行。学书法更是如此,如果没有好的方法,就算“池水尽墨”、“积笔成冢”,也练不成。所以,临帖要讲究方法,千万不能光“傻临”。

在学书法的初期阶段,“傻临”是必须的。“傻临”,就是指一笔一笔、逐字逐字地“抄帖”。要多写,多写才能熟悉毛笔的使用技巧,掌握各种笔法和结字的一般规律,乃至纸、墨的应用。对一个心智已经健全(十四岁以上)且对书法有一定悟性的人来说,这一过程怎么也得三年以上。

接下来就应“巧临”了。“巧临”不等于不下功夫,更不是投机取巧,那种不好好临古帖,只学当代名家书迹的做法是肤浅的行为,不可能收获果实。“巧临”是建立在动脑筋基础上的下功夫临帖。临一字,要吃透一字,要举一反三;临二十字,要对全帖的用笔、结字有一大体的把握;临一百字,就要对全帖的整体风格、神韵胸中了然;一千字临下来,就能随心所欲地创作了。这是对专攻某一字体而言,就像上面所说的学习欧、虞楷书。如果广泛涉猎,那么对于某一字帖,除非特别偏好,一般有选择地认真临五十字就差不多了。所谓“有选择”,就是要找准方向——要解决什么?要重点学习什么?比如学《智永千字文》,就要参证与其一脉相承的虞世南书法,笔法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重点体会其笔意、精神、气韵;而学《郑文公碑》,则是体味雄强、厚重一路的北碑笔法;吴玉如是集大成者,学习他的楷书要先有欧虞、北朝墓志书法的基础,在学习中印证以前所学的东西,楷书水平方能再上一台阶。

“巧临”还要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选帖的眼光。如前所述,不可能样样都临,选哪个来学,就牵涉到选帖的眼光了。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解决的问题来选。还拿学习欧、虞楷书来说,想进一步提高,就必须追根溯源,学习智永、王羲之、北朝造像书法(对学欧者来说),这不是喜好问题。而如果为了开阔眼界,融汇各家之长,就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学自己喜欢的书帖。记住,学毛笔书法,不可能随时随地都有纸墨笔砚供着,读帖是不亚于临帖的事情。读帖就像停下来看风景,能细细地品味帖中的细微之处。临帖——读帖——再临帖,收获几倍于单纯临帖。

通过“巧临”,节省下来大笔宝贵的时间,干什么?创作!以“创”代练,就像学生以考代练,运动员以赛代练一样,是极其重要的。不创作,怎么“谋篇”?不创作,怎么知道不足在哪里?不创作,又怎么保持学书的不懈激情和动力?

从“傻临”到“巧临”,是学习书法的重要转折点。能不能“巧临”,是决定学书成败的关键。“傻临”,书法只是一种枯燥的学习;“巧临”,才能让你体味习书的喜乐、愉悦,真正将书法变成你生命中的一部分。

觉得我们不错,微信关注“书画之家网”加入艺术家圈子,帮你拓宽书画之路。

相关文章

  • 不要临帖临傻了,巧临才是关键

    临帖无疑是习书法最最重要的一桩事。不下大功夫,花大力气临帖,就妄谈书法,那是说胡话,就像吃饭不吃五谷杂粮,专想鸡鸭...

  • 临帖,就是要临关键!

    书法学习,或者说临帖时,观察什么?这是我们需要明确、解决的问题。如果注意到这样几个方面,事倍功半。 1、一是毛笔在...

  • 临《曹全碑》

    因疫情居家,看看书、临临帖 。临帖还是临汉隶比临其他书体更使人沉静,遂检出从未临过的《曹全碑》来临。 《曹全碑》全...

  • 今天的书法临帖日课

    下午继续临帖日课,行书临赵孟頫《归去来兮》,楷书临《张猛龙碑》,隶书临《张迁碑》,草书临孙过庭《书谱》。 临帖...

  • 书法临帖要不要临的很像?

    其实这个问题,本不应该有争议。书法临帖要不要临的很像?必须临的很像。 只是有学员有疑惑,如果临的太像了,没有自己的...

  • 你喜欢练字么?练字究竟锻炼的是什么?

    第一,洞察力。 写书法就要临帖,临帖有精临有意临。临帖的目的是学习古人的技法,而这些技法包括字形、笔势、章法等等许...

  • 巧临

    像小孩刚刚学滑雪一样 滑行一段 摔倒又爬起 疼只是瞬间 快乐才是主角 像在城市里开车一样 与红绿灯相遇 停下来等等...

  • 临帖要学会“补帖”

    学书法要临帖,但是却有不少人临帖容易进入瓶颈,甚至还有人感觉不如开始临的活、临得拙、临得有味道 这时候,我们一定要...

  • 临帖六要素

    小道要学,中道要参,大道要悟 临帖方法:对临,背临,意临。 “临书易失古人位置”,临对初学者来说还是很不容易的,不...

  • 想学书法的建议多看几遍,让你知道如何临帖

    一、临帖是在临什么 临帖是每一个学书法者不可缺的功课,首先要弄明白临帖是在临什么。他说,我们入门学古人的时候,就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要临帖临傻了,巧临才是关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hfp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