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碎语——《中国文学史》之取舍

碎语——《中国文学史》之取舍

作者: 市井行走 | 来源:发表于2020-10-31 22:37 被阅读0次

        还是张籍的这首《节妇吟》,录一下全诗: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一般来说,我们都是先看到作品,再看到作品介绍,再才是作品蕴含的深意。

        我读到这首诗的时候,是单纯地从字面上去理解的,感叹他写得真好!

        假如大叔我再年轻20岁,疯狂喜欢一个已经在谈恋爱的女孩,然后她也给我回了这么一首诗,我想,可能会起反作用。

        又是“缠绵意”,又是“双泪垂”,又是“恨”,分明是情深义重的意思,再加上“同生死”的品格,文采还这么好,这样的宝,不继续追不是犯傻吗?

        就像张飞抓住严颜后上蹿下跳,又吼又叫。严颜被砍头前说了一句:“汝等无义,侵我州郡!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

        张飞“回嗔作喜,下阶喝退左右,亲解其缚,取衣衣之,扶在正中高坐,低头便拜”。一切都变了。

        铁杵是能磨成针的,而且还未必要磨十年。

        又扯远了。

        等欣赏完这首诗,有高人指点,他不是在谈情说爱,而是在却聘。

        我确信高人说的是事实。莫名的,对这首诗的好感度降了一多半。情意全无,仅剩下一些对作者巧妙构思的佩服。

        所以,对待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自己读到的东西,和别人教我的东西,究竟该如何取舍?

        选择前者,会有不学无术外加不思进取的嫌疑。

        选择后者,失了本心。况且,别人教的还未必是正确的。

        两者都选,我不愿意。

        现在买书看书的时候,不太敢选择带有作品赏鉴内容的书,以最大程度减少内心的折磨。

        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据我观察,说这话很多时候是在安慰一个理解错了的人,以显示自己的大度。或者为自己的不同流合污找一把趁手的武器。

        老师在最后说得很善解人意:

        所谓“奇文共欣赏”,欣赏的心情等于第二次的创造。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此诗对每一位欣赏者均可作出不同的创造,故永远是活的文学。

附笔:

        本来今天想就着老师的话,写一下“中国神话”的。琢磨了许久,未能整理出一两句话,中国的神话,太杂了。只得放弃。似乎有点明白“无有神话”的意思了。

        即便如此,这本书第三篇《诗经》,我已经啰嗦了四天,原文也不过老大字的五张纸而已。

        有些恨自己生不逢时。我要是有幸做了钱老师的学生,那整理讲义这种事情,怕轮不到叶龙师兄去做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碎语——《中国文学史》之取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qje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