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这么大,第一次远渡重洋,是在2007年公司派我出差英国。对于我这种大学毕业就把英语还给老师的学生来说,毕业多年之后,第一次出国就去的是母语为英语的大英帝国,说老实话,心里还真是忐忑的不得了。
幸好公司在全球各大城市都有行政,帮我们安排了住宿事宜,幸好那次出差我不是孤身一人,跟着三个男同事一道,除了备好自己的护照和签证,其他事宜基本都不用我操心,三位男士很绅士,把各种细节都想到了,真的让我体会了那种“幸福感油然而生”的感觉。
我们是在2007年4月份去的英国,按照英国一年四季的气候,可以想象四月份是多么的寒冷。我们四人第一站去的是英国沃达丰电信运营商所在的英国小镇贝辛斯托克(basingstoke),公司给我们安排的是英国本土典型的那种家庭旅馆。刚到旅馆就发生了一件跟中西文化相关的小事件,给刚踏上英国土地的我们四个中国人上了一堂生动的文化课,也让我们认识到,在国外生活,必须时刻小心这些文化冲突方面的问题。
事情是这样的,我们刚到旅馆下榻后,安顿好房间事宜,考虑大家对周边环境尚不熟悉,其中一位男同事提议我们叫一辆出租车去公司看看。我们大家都觉得这个主意可行,随后几个人便忙乎订出租车的事宜来。英国那边的出租车,都是要打电话预约上门接送的,就跟我们国家现在使用的滴滴打车差不多,只不过没有滴滴打车那么方便。那时候英国的出租车,是乘客必须打电话到出租车公司提前预订,一般预订后五分钟之内一定会到,也是非常准时和方便的,这也是我们后来在那边待的两个星期里体验到的快捷服务。
关于预订出租车的事宜,一开始我们想找旅馆的老板帮忙叫出租车,但是考虑初来乍到,就去麻烦老板不是很好。我们四人中有一位男同事的手机开通了全球通功能,我们便在旅馆房间的黄叶里找到出租车公司的预订电话,自己试着打了过去。出租车公司电话很快就接通了,接线员很热情,问了我们的上车地址和乘车人数、预计出发时间等,就让我们等着,说是出租车五分钟之内就到了。我们很高兴事情处理的这么顺利,于是安下心来,四个人围坐在旅馆大堂边聊天边等出租车的到来。
没想到这一等,就等了半个小时,在此期间,我的同事等的不耐烦,打了两次电话,接线员依旧很热情很有耐心,让我们等着,说是出租车马上到。快一个小时过去了,依旧没有出租车的影子,在这漫长的等待过程中,我们又打过两次电话,情况依旧如此。我们做了各种可能情况的猜测与分析,例如出租车公司没车派了,或者外面大街上堵车等等,随着等待时间的延长,我们的心情也跟着烦躁起来,几个人都没有心情聊天了。
这个时候,我的一位同事一拍脑门,说到:“我们可能被耍了,有可能是他们看到是中国的手机号码,不相信我们,怕其中有诈,所以就不派车过来接我们”。经同事这么一说,我们其余三人都觉得有理,于是赶紧找旅馆老板帮忙预订一辆出租车,没想到老板打电话过去,不到五分钟,出租车就停在门口接我们了。
从这件事上,我们总结了经验教训,出门不要怕麻烦别人,该找当地人帮忙的事情,还是要及时找他们,这样对自己更方便且不误事,还好那天我们不着急赶路。
那天晚上我们四个是在贝辛斯托克小镇上公司的食堂吃的晚饭。即便是晚餐,也很丰盛,都是清一色的中餐,又很经济实惠,还有免费的水果饮料送,这对我们四个刚到英国的中国人来说,简直是天大的福利。
我们四个在这里好好的饱餐了一顿,以弥补旅途飞机上十几个小时一直吃西餐的不足。除此之外,我第一次看到外国人在中国的餐馆里做服务员,年轻小伙子利落的忙进忙出,让我有点很不适应。在我旧有的观念里或者之前的生活中,都是中国人给老外端盘子服务,现在整个定位做了一个大反转,让我感觉有些怪怪的,有一种农村人进城的感觉。
工作日的时间,过得很快,我们都是在跟代表处和客户沟通交流中度过。英国那边工作日下班都很早,一般差不多五点就回到旅馆了,下班后我们可以去basingstoke的广场去逛逛。英国那边的超市,周末是不开放的。所以如果我们想买东西,需要在平时工作日下班,赶在超市关门之前,处理好这一切。
英国人晚上的夜生活很丰富,我第一次经过一个酒吧门口时,看到两个彪形大汉站在酒吧门口,就是那种我们在好莱坞电影里看到的彪形大汉,突然在现实中出现在我的跟前,吓得我赶紧绕开了走路。
我自己每天有跑步的习惯,记得有一天晚上下班早,我就在住的家庭旅馆附近小路上跑步。一边跑步一边想问题,没有留意天色已黑,而且距离我住的地方也越来越远,路上没有行人,偶尔会有开着车灯的小车经过。正在我全神贯注跑步时,突然听到有人吹口哨,抬头看是一辆经过身边的小车,里面有个男子对着我吹口哨,吓得我赶紧折身往旅馆方向跑,从这次以后,我再也不敢晚上一个人跑那么远了。
好不容易来趟英国,不外出玩玩总是心里痒痒的,况且著名的伦敦大都市近在咫尺,不去多可惜啊!到了周末,有个同事提议去伦敦玩一天,我们几个便都欣然同意。
周六一大早,我们就乘地铁去了伦敦。说到英国的地铁,也是非常有名的。英国的地铁四通八达,非常复杂,票价也是非常灵活和优惠。一天来回程比单独购买一个单程票还便宜,而团体的来回程票就更便宜了,所以我们四个人刚好买了团体的一天来回程票,省了我们好多银子。伦敦想比basingstoke小镇来说,就是类似中国的北京、上海和深圳,异常的繁华和拥挤。我们逛了一整天,去了著名的大英博物馆、伦敦眼、伦敦大桥、泰晤士河、威斯敏斯特教堂等著名景点,体验了伦敦的红色双层观光巴士,最近深圳也刚刚开通起来“红胖子”观光巴士,想必是学习伦敦的经验设置的了。在大英博物馆内悠闲的四处看看时,还被一个黑人小伙搭讪,我哪敢搭理啊,赶紧挥手跑开去找同事了。在泰晤士河边,我们看到了英国本土的人体艺术,这跟我们在四川的宽窄巷子里看到的人体艺术大同小异,性质一样的,只是英国那边的人体艺术更丰富多样,遍地都是。行人可以根据喜好打赏,多少钱都行,如果要跟人体艺术合影拍照,那基本没有免费的。
逛了一天又累又饿,路上昏昏沉沉睡了一觉,等我们四人回到basingstoke,大家都想去吃热饭暖暖身子。有同事建议去面馆吃面条,大家都觉得这个主意好,于是就去了小镇上一家有名的中国餐馆。四人落座后,各点了一碗面条,等付款的时候,我们被吓傻了,四碗面条,总费用折合成人民币六百多元,这在2006年那个年代,简直是在割我们的肉。第二天跟当地常驻的同事聊起这事,同事笑我们不了解当地情况,在英国当地,中国餐馆比本地餐馆的消费要高很多。了解这一情况后,除了在公司食堂吃中国菜之外,后来我们在余下的日子里再外出吃饭,就基本没有去过当地的中国餐馆了,实在是消费不起。
在那边待的第二个星期,我们去了英国东部的另外一个城市伊普斯威奇(Ipswich),是英国电信BT所在城市。这个城市更有英国乡村的风情。我们这次住的是酒店Holiday Inn,这家酒店非常人性化,从酒店的停车场设有残疾人停车位,以及酒店内设有专门的残疾人通道就可以看得出酒店的用心。酒店的周围是大型汽车销售店,再远处就是一片片大牧场和私人农舍,在牧场的入口处,有禁止陌生人进入的提示牌,我只能远远的看着,想想这近在咫尺却无法就地参观的英国乡村农舍摆设和生活。
我最喜欢每天下班后,沿着牧场外围的小路跑步,这里不用担心安全问题,远望着牧场里成群结队的绵羊、牛在闲逛、吃草,落日余晖映照着大半个牧场,闲适的英国农村牧场生活,尽收眼底。我真的好想与牛羊为伴,想象着自己躺在牧场上,仰望星空,该是多么美好的生活啊!
两周的英国行很快就结束了,我们不得不踏上了回程的旅途。第一次出差英国,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就是寒冷的天气、肉疼的消费,悠闲的生活和别样的英式建筑,是我非常喜欢的。所以对于英国,除了天气和消费,其它都很OK啦。
后来我也去过几次英国,大多数都是出差,伦敦去的次数最多,但是都没有我第一次去英国的印象那么深刻,也早已习惯在有外国人做服务生的餐馆吃饭,毕竟人家也要生活。最近一次是2018年的英国IFSEC技术博览会,结识的一位英国朋友,他是一位有多年丰富办案经验的英国警察。见面第一次就坚持一定要送我礼物,一个很有质感的黑色杯子,朋友的盛情难却,我就收下了,这个杯子,我是非常喜欢的,现在放在家里使用,常常会想起那个朋友。

对于现在的英国,想比十五前的英国,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伦敦街头到处都是中国餐馆,可选余地很多,费用也不是那么让人肉疼了,而且有的餐馆跟国内同步,还支持微信和支付宝支付,真的非常方便,有机会还是想再去英国转转,等疫情过去了再说吧。
网友评论